当下流行的网络段子里有一句:别问我想干啥,我只想提“钱”退休。
初听,深得我意。对,我就是啥也不想干。但细品又有些迷茫,为啥这份工作就激不起我的工作热情呢?
你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一撮人,一提上班就觉得很没劲,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业绩不突出,收入也一般。于是被旁人贴标签“不务正业,不求上进”!而其本人也就顺势躺平:“我就这样了,能力不行,也别强求”。而你要是跟他深聊,又可能会听到他发感慨,:人生就这样的话,也是很没有意思啊!
很明显,这份工作之所以激不起他的热情与干劲,是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就如同上大学,你想学历史,爸妈非要你去学金融,结果你就混了4年,完全不知道自己学了些啥是一样的道理。不是自己选择的专业;想学的技能;和想做的事,就没有动力去做好。所以不是不想做事,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做。
那要如何找到想做的事,成就美好人生呢?这需要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找到想做的事,否则就会白费劲。就像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既看努力的程度,方向,更看努力的方法。在此推荐一本书《如何找到想做的事》。
作者八木人平仁现身说法,通过亲身经历教你如何运用“自我认知法”,找到能够体现自身价值,愿意不计报酬,全身心去做的事,并乐在其中获得快乐与幸福。 什么是“自我认知法”,具体要怎样运用才能找到想做的事呢?
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一般从四个维度展开:价值观、兴趣、能力和人格特质。在本书中,作者主要围绕价值观、兴趣和能力三个方面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在了解该方法之前,需要重点澄清和破除几个与寻找“想做的事”有关的误区。
1.必须是能坚持一生的事
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曾说: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这是在说坚持的力量,无可否认,坚持是一种美德,但当今时代还有一个关键词是“变化”。比起一直待在一同一个地方,现在更要求能够灵活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想找到能坚持一生的事,起点便是找到“现在最想做的事”。每天面对“现在最想做的事”,一生都会不厌倦,从结果上说这便是“一生中最想做的事”。
2.找到想做的事时会有命中注定的感觉
你是否觉得找到想做的事那一刻一定会有“哈,就是它了,我天生就是做这个工作的!”那种被击中的感觉呢?其实未必,或许仅仅是感觉有兴趣而已。很多想做的事是在不断摸索中培养出来的。如果觉得只要是想做的事就会一直开心快乐地去做也是不靠谱的,其实不管是什么工作,都有让人感到麻烦和讨厌的地方,每当此时想办法让自己乐在其中也是工作的一分部。因此不是要“命中注定”的事,而是自己内心能够接受、自己探索出的想做的事。
3.必须是对别人有益的事
有很多人认为“想做的事必须是对别人有益的、了不起的事”,一定要高大上才行。其实不管“想做的事”是什么,只要你感兴趣,一定有人也感兴趣,坚持做出成绩来分享给那些也感兴趣的人,即便一开始你只是想成全自己,那过好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最终也仍然是对他人有益。
4.必须多尝试才能找到
有人会建议说,找不到想做的事就先做起来再说,多试一些总能找得到。而这种做的弊端是会造成选项太多,最后不知如何做决定。在选择“想做的事”时,需要考虑两个要素:一是可选项,二是选择标准。现在资讯如此丰富,我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大量信息,这让我们有了丰富的选项,同时也造成困扰,无从选择。此时就要求有明确的选择标准来减少选项,最后留下来的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5.想做的事不能成为工作
有一种观点认为“把喜欢的事情变成了工作,那不是太累了吗!”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其实不然。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把想做的事变成工作,才能真正的乐在其中。而且更容易找到实现它的快捷手段,因为你想做这样一件事,极极极大概率不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便有迹可循,有样可模仿,能比较快找到实现的手段与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运用“自我认知法”寻找自己想做的事。
找到想做的事不靠直觉,而是靠“逻辑”,这个逻辑就是明确自我认知法的三要素。支撑自我认知法的三大支柱分别是:喜欢的事、擅长的事、重要的事,三者的交集才是真正想做的事(具体关系见下图)。
其中要以价值观引领寻找方向。
怎样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呢?必须是你认为很重要的事,即“我想要这样的生活”,而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以价值观为中心工作,才能一直保持工作动力。因此找到想做的事要从价值观入手。说出5个最能打动你内心的价值观词汇(书中P174列有100个价值观词汇及注解),然后把这些价值观做个排名,这些价值观排名将是你一生的指南针。
通过5个步骤找出真正的价值观。
第一步先找出价值观关键词。
通过问自己5个问题列出价值观关键词(如果嫌不够,可参见书中P160中列出的30个问题清单)。关键词会比较多,也可能很相似,但不清楚优先选择哪个才好,此时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将所列出的价值观关键词做成思维导图,目的就是对价值观关键词进行梳理概括,就可能找到你的价值观。例如八木仁平,把最低限度、清爽、简单这三个词概括成了“简单”,这个词就体现了他的价值观。
第三步,从以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转变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这可不是倡导自私,而是说要专注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而不是那些根本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的事。比如想一夜暴富,瞬间出名等就很难实现,相反学习驾驶直升飞机可实现的路径就相对比较好找。
第4步对价值观进行排序。
对价值观关键词进行排序能减轻你今后人生中的迷惘感。做排序的诀窍是思考:到底哪一个是我的最终目的?在人生路途上我们时常会遇到十字路口而犹豫不决,为了拥有从烦闷中解放出来的生活方式,这个排序的步骤是必须的。价值观先要满足自己,因此重要的是通过忠于自己的价值观的生活方式来满足自己。
第5步,确定工作目的。
实现人生目的的价值观排序后,接下来考虑一下你的工作目的吧。如果价值观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满足,自然就想到把这个价值观推广给周围的人。怎样才能确定工作目的呢?这要看你想为他人提供什么价值,有效的办法是回顾一下你想要为别人提供价值的经历。
找到了重要的事,接下来就是找到擅长的事和喜欢的事了。
擅长的事是指“自然而然就比别人做得好,做起来不觉得痛苦,令人心情舒畅”的事。擅长的事有如下特征:
做的时候很开心
不刻意努力也能无意识地做好
因为没有压力所以容易投入
做的时候感觉是在做自己
即使不是工作,平时也很自然地在做
会觉得别人“为什么这样的事都做不到”
可以通过5个问题来找到自己擅长的事(见图),如果还不行,可以再看本书P165中的问题清单,30个问题找到自己擅长的事。
感兴趣、想做与之相关的事、能激发出自己热情的“领域”被称为喜欢的事。喜欢的事有如下特征:
感到有兴趣,并想进一步了解
只要做与之相关的事就觉得很有趣,会想“这真的可以成为我的职业吗?”
“为什么”“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涌现(例如:为什么机器会动?)
同样可以通过5个问题找到自己的感兴趣的事,若不足够的话,见书中P170所列30个问题找到自己喜欢的事。
至此,就该要把前面重要的事、擅长的事、喜欢的事的问题答案进行组合了,在交集中找到真正想做的事,而且马上行动起来。
不要为了将来而活,而是认真对待现在最想做的事,你会不断成长。
最后将“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流程图呈现给大家,希望可以为正在迷茫中的你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祝你好运,尽快找到想做的事,并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