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地143篇文章。2017-6-23
一、针对下列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1.谈谈你对教育科学发现原则的理解。
教育科学的原则有观察性原则,解释性原则,验证性原则,检验原则。
我觉得教育科学发现原则,顾名思义是对认真对待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把问题变成猜想的过程,是把探究验证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依靠猜想,依靠经验,依靠道听途说图说就轻易下结论。
2.教育研究的现象一定是客观事物吗?能否是概念或价值?
教育研究的对象不一定是客观事物,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的对象值得都是较抽象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育研究的过程其实是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变得更好的过程。他的研究对象是概念,而研究的的概念是通过一个一个具有主动性的人完成的。当然也能是具有价值的观念或者价值。
3.教育研究的过程能是否有直觉?
教育研究的过程有直觉,但是不能仅仅依靠直觉。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假设的提出,猜想的提出都是依靠直觉,但是这是研究的刚刚开始。若是要得出结论,还需要对结论进行调查,研究。要遵守教育研究的验证性原则。
4.教育结论得出能够通过体悟?
不能通过体悟。
自己能体悟的结论无论正确与否,这样的体悟是毫无意义的,是毫无价值的,而且这是违背教育研究的检验原则。
第二若是自己体悟的过程,容易比较片面,无法保证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二、结合你对教育研究过程的理解,分析下列案例中的教师们的研究为什么不了了之。
刚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的课都不能完全讲明白,自己的学生都还没管好,教育科研总觉着好像是科学家在做研究。后来学校号召大家做科研课题,我和几个年轻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了,想了一个我们觉得简单的题目:“怎样帮助后进生”。开题报告那天,学校领导都到场了,说明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还表扬了我们积极参加科研课题。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我们几个就上网查阅怎样做课题研究、步骤是什么、怎么做问卷调查什么的,我们雄心勃勃:做计划、设计调查问卷、想着发表论文,甚至打算写一本书!
随着准备工作的深入,我们迷惑了:
一是选的题目太大,问题纷繁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
二是找不到研究重点。即便立了题,在研究过程中又觉得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有牵连,影响着实验效果的诸多因素难以控制。因而在研究中难以突出重点,研究内容散乱。
三是不知道怎样把教学理论变为可直接操作的教学行为。更困难的是,自从开题之后,领导们好像忘了还有研究课题这件事,找不到懂行的指点,加上我们几个老师不上进,也没去找领导解决。又过了两个星期,我发现原来的5个老师就剩下两三个了。一打听,老师们说自己的常规工作还没做好呢,而且做课题又没有什么特别的照顾,又怕研究工作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再过几个星期,就这样,我们的课题就不了了之了。
我觉得之所以要开展教育研究,不是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不是为了大家都在做,所以我也要做,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因只能是因为想要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老师的出发点只是觉得选择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响应学校的号召,这个出发点就已经注定了以后的不了了之。
其次,我觉得从选题的角度来看,选题有点太大了。没有什么切重点。帮助后进生的方法有很多,这个问题很复杂,可以直接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比如说,一对一辅导能帮助后进生吗?
立题之后,下面的工作就是调查研究。不仅仅是目标拆解,而是任务分解。
目标这种语言,是一种面向结果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我们做什么;任务这种语言,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我们怎么做。
例如,你的目标是今年拓展100个新客户,那怎么获得啊?主要是靠“拜访潜在客户”。假如根据过去的数据,你的团队把潜在客户变为客户的转化率是5%。
那算笔账,你的5名员工,每天需要打10个陌生电话,拜访2个潜在客户,并同时跟进2个转化中的客户。
你看,把任务分解到这个份上,你的团队就可以马上动手干活了。过程中,你作为领导,还要进一步分解任务。
比如,观察谁打电话的话术比较奏效,把他的经验和其他同事分享;再比如,行业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什么样的客户比较容易被说服,你要为同事指出工作重点;再比如,有没有新的能人可以引进团队;再比如,怎么把客户的意见反馈给产品部门,期待未来的改进,等等。
这些细节,都是对一个大目标的分解。
判断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其实很简单。不是他的学历有多高,本事有多大。而是遇到一个大难题,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有畏难情绪和抱怨情绪,是不管这个难题有多大,第一反应要分解问题,把大难题变成小难题,或者是马上就可以做的动作。
遇到问题要学会找方法,自然能把这件事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