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一个技术party。
主办方展示的AI产品所用的技术,其实就一个整合。
回家路上,和一个刚认识做产品的朋友讨论:“怎样从零到一去做一个产品出来”。
我突然感悟到,几乎所有现在社会上出来的,所谓新事物都不是创新,而是模仿品而已,他们只是干了两件事:要么整合、要么模仿。
本质上,整合也只不过把模仿的东西做一个组合罢了!
我们来看从互联网产品
做产品的人,几乎都在重复模仿、抄袭的工作。
次一点的产品经理:
设计上重复照搬优秀的产品,加部分改进功能。
业务上照搬优秀的产品,融合自己公司的业务流程,加入一点点改良。
唯一创新的思路只不过在同用户交互的地方,做个性化创新罢了,把原来冗余的交互从用户的角度砍掉它。
可是变来变去,你会发现几乎都还是在相互抄袭而已。
伟大的作品比如:微信、支付宝、京东也几乎是抄袭而来的。
好一点的产品经理:
我觉得除了上述的抄袭,还会加入个人的元素。这些个人元素主要体现在他对美的感觉,对人性的把握。
所以高阶的产品经理,我想一定是学过:用户行为,用户心理、美学等知识的人,有着内在对事物的独特视角。
我们来看互联网技术又何尝不是
一个好的产品和一个坏的产品,其实共同点都是同一种语言开发的,所用的技术也所差无几。
唯一不同的主要在:
架构、性能、流畅度、用户体验上。
深入挖掘,你会发现如果你想做好上面的几个点。你需要学习的不过就是:算法、数据结构、设计模式、计算机网络。
发现都回到了万年不变的知识,毕竟语言本身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尽管技术一直在更新换代,可是那些重要的知识却几乎万年不变。
这些技术何尝不是一个自我抄袭的过程。因为关于算法、数据结构、设计模式、计算机网络。本身早已经定型了,你可能偶尔能听到几个新的什么架构、模式。
其实无非是一个高端抄袭做了一个整合和优化罢了,以前需要开发者做很多工作量的事情,他进一步整合开发出来。其实都不在从零到一的事情,都只是做了抄袭和改良。
我们深入看看,从机器语言,到面向过程,再到面向对象,无一不是一个抄袭改造的过程。
再看看从原生js到各种类库的出现,几乎都只是在开发者使用上做了模仿优化而已。
本质来说还是模仿。
映射到生活中方方面面,学习的过程无一不是模仿和升华。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行业,技术都不是从零到一的创新。我们都只不过在学习前人的智慧,然后把学到的智慧融入自己的元素加以理解和内化,于是变成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人跟人本质的差别,落实到:
1.学习知识的方法上
2.知识的接受能力上
3.知识的熟练速度上
4.知识的使用能力上
5.知识的储备上
6.个人魅力上
以上前3个差别,无一不是需要你刻苦模仿才能掌握的。
比如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果你一旦模仿并掌握了,你就能走捷径。
比如熟练速度上和接受能力上,我觉得都体现在个人模仿能力上,我们是否能接受优秀的前辈好的知识,然后快速熟练起来,将会决定我们未来自我创新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我来做一个总结:
要学习任何一个新东西,我觉得我们首先需要的不是创新能力,而是模仿能力,模仿而且一定是刻意模仿,模仿好的作品,然后不断的模仿,刻意练习做出和他们类似的产品来,慢慢的我们就会把他们的好的东西变成自己,内化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大脑,成为一个在外人看来很智慧的人,然后由于我们脑子里已经存储并熟练使用这些优秀的思想之后,我们就会加入自己的元素去优化改造,于是就有了整合式创新。
并不是说一定没有创新,我只是觉得一个知识你连熟练和掌握都达不到,还谈什么创新,个人认为:所有的创新一定是在原基础上,现在社会几乎没有创新了
最后我想说,正因为这个社会考验的都是我们模仿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快速高效的模仿能力!
模仿能力的培养:无他!刻意练习,无数次重复,直到熟练为止!
1.你做的不够好,因为你还不够努力,简单讲你重复的次数不够多。
2.你做的不够好,因为你的努力不够专一,你把时间分的太散,就像一个拳头出去之后变成五个手指,是没有力量的,而且本质来说也会导致每个一点重复的次数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