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徽因《窗子以外》有感
(lina文)民国才女林徽因不仅在建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及颇多的建树,而且她的文学作品也一样堪称佳作。她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脍炙人口,感动了无数人。同样,她的《窗子以外》也可算为散文中的佳作,细细品来,让人回味无穷。
林徽因通过窗子,引申出了很多的细腻感想与感官的落差。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窗子生生把人与外界隔开,感受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窗子里看到的,永远都是美丽的画面,一切都是那么温馨,那么让人感动。不论是四个山西人的歇脚、街坊邻人、小商贩的叫卖及来往过客,都显得那么让人惬意。感觉这个世界在自己的视野中定格,永远都是诗意的浪漫与陶醉,以为这是世界的本真。
于是自己决定雇了车走进这窗外的世界,深入其境,去感受其中的美好与滋润。
但现实却不是自己在窗子里看到的那般美好的世界。有臭味熏天的粪车,有行政人员的不良作为,有因一点利益沾沾自喜、以利为生的商贩,有外表光鲜但内里却依然俗气的学究,有过去虽是皇族但现在却低俗到以哈腰为生计的村民……所有窗子里看到的光鲜,如泡沫,迅速地一个一个的破灭。于是作者笔下的主人翁内心分外的焦虑,为什么窗外窗内的世界却是如此的差距?
于是自己又回到了窗子里,“算了算了!你简直老老实实地坐在你窗子里得了,窗子以外的事,你看了多少也是枉然,大半你是不明白,也不会明白的。”
这篇散文描述了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所观察到窗子内外的异样世界。这不由得想到了电影《楚门的世界》,当他最后知道了自己的世界是虚拟的,他决定要推开那扇门走向现实的世界时,导演克里斯托夫告诉他:“听我的忠告,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但在我的世界你什么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但楚门依然推开了那扇门走了出去,电影结束了。
但走出去之后的楚门,真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世界?会不会后悔?会不会又重回到那个虚拟的世界?未得知。
但《窗子以外》的主人翁却从窗子里虚拟的那个温馨的世界,到现实的残酷的世界,最后又回到了虚拟世界,却是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往往会生活在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圈子里,一时的温馨,以为外面的世界也如同当下的环境与心境,但现实的残酷却将自己的黄粱美梦击得粉碎,于是我们往往以为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堪与灰暗,便快快的逃离。
世间的真谛:风雨下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也只有在风雨世界历练后,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喜悦。躲在窗子里,透过铁纱、玻璃看到的过滤过的世界,感受到的永远都是脆弱的病态的美,而且再温馨美好,也注定是镜中花、水中月。
窗子里的人,走出去吧,不要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