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结论和理由为你提供了基本清晰的论证结构,但仍需进一步检查这些部分的确切含义,然后才能对那些呈现在你面前的想法做出公正的回应。
你需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细枝末节。
准确辩认出关键词语或短语的确切含义,是你在决定是否同意别人观点时的一个必要步骤。
作者认为只有了解关键词和短语的意思(不论是直接含义还是潜在含义),我们才能合理地评价一个论证。
发现并阐明准确的含义,需要我们自觉遵循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骤。
关键问题:哪些词语是模棱两可(有歧义)的?
词语的多义性和易混淆性
我们能够而且应该避免的就是在论证当中出现意思表达不明确的情况。如果有人想要说服我们相信某件事或是去做某件事,在我们考虑他的说法有多大价值之前,这个人首先有责任澄清任何可能存在的歧义。
找准关键词和短语
歧义是指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可能存在多重含义的现象。
第一步,以表述出来的论题为线索,来寻找可能存在的关键词。
第二步,找到在判断作者的理由能否支撑其结论方面,哪些(关键)词或短语起到关键作用。
第三步,在寻找关键词的时候,你应该牢记寻找它们的原因。
第四步,应该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这些词语或短语。
寻找关键词或短语牢记的原则:一个词或短语越是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
找到关键词线索的方法步骤总结:
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
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短语
留心抽象的词或短语
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样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
检查有无歧义
作者认为需要克服以下几个障碍:
第一,你自认为和作者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要避免和作者心心相印,要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
第二,认为术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很多术语不是这样)
第三,如果找到一处重要的歧义,最好的检测方法就是把这个词替换到论证的结构中,看看改变这个词的意思后,是否会对论证中理由支撑结论的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是不肯轻易同意他的论证过程,直到他将影响论证过程的那些意思不明确的地方解释清楚才行。
确定立论者使用哪些关键词意思不清楚,就要不断地提问:“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尤其要注意作者对抽象词语的使用。
在你决定是否同意作者或演说者的观点之前,首先你要判断他到底想要我们相信什么。
如果不同画面导致你对他的理由做出不同评价,那么就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
想厘清一个模糊不清的陈述可以利用词语被使用的上下文语境。这里的语境是指作者或演说者的背景。
作者认为在写作的孤独中,为了克服模棱两可的陈述,要时刻警惕歧义。因为不同文化、不同经历和不同思想之间存在巨大分歧。
当你留意某个潜在歧义时,反串能让你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尽量采用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或一个持不同政见的人的思维框架。
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探究你的论证,可能会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你之前并未意识到的不明确的地方。
在研究初始,作者希望我们大量阅读流行和专业性的刊物,一心扑在和你的论题相关的连续讨论上。
另外,要不断回到你自己的研究中。
要避免以为你的关键术语的意思众所周知,建议展开一场对话,把你的结论和理由拿出来和别人分享,鼓励他们多提问题。要注意他们使用这个术语的方法是否与你有明显差别。
想一想你心目中的读者或听从的特点,可以帮助你决定哪里的歧义需要进一步被阐释清楚。
一旦在自己的论证中有个词意思不明确,你一定要解释清楚。在说明别人接受你的结论和理由之前,你一定要确保读者和你面对的是同样的结论和理由。如果你害怕自己的表达不明确,那就仔细界定你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