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二八定律”

周国平说的:“真爱孩子就应该从长计议,使孩子离得开父母,离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这乃是常识。”

具体要做到如下几点:

两分批评,八分引导。

心理学有个“权威期待”的概念,孩子的成长会受到权威人士对其看法的影响,比如父母和老师。当父母对孩子持有某种期待时,孩子未来就有可能朝该方向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你越批评,孩子越差;你越引导,孩子越好。

两分狠心,八分共情。

如果家庭能营造一个这样的氛围——孩子犯了错,我们只关心从错误里学到了什么,这时孩子就会学得很快。如何营造这样的氛围?秘诀就是共情。好的家庭教育,要先共情,后教育。父母做到不打断、不评价、不过早下结论,真正理解、接纳孩子,与孩子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教育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两分管教,八分放手。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管教太过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因为孩子会觉得他是没有任何主宰能力的人,他说什么都不算。

也许,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的管教。而是父母带领他们发现并享受学习和探索的乐趣,让孩子的思维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

家庭教育中有个“三层引导理论”,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习题,试着这样引导:第一层,让孩子明白“题不难,你也不笨”,解决孩子的畏难情绪;第二层,让孩子明白“你之所以不会做,是因为没找到解题方法”,把孩子的目光往解题方法上引导。第三层,告诉孩子“如果你愿意,我们一起研究研究,看如何解决”,让孩子学会借力和合作。调皮或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孩子最终走向何方,取决于父母向何方引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