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链接了班里的陈中海老师,正好就聊起了教育观念问题。
谈起教育大环境,以及普遍的家长焦虑问题,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往往受困于社会评价,认为“学习不好”就等同于“没有价值”,会对未来灰心失望,产生逃避情绪。我甚至期待大环境的改变,能够带来整体认知和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陈老师说,现在的教育评价体系,即使国家想要改变,现实已形成的顽固体系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摧枯拉朽的。所以他认为,我们根本等不及大环境改变,只能先改变自己。至于孩子将来的生活如何,更是取决于内心状态(而不仅仅是能力)。
听了陈老师的这些话,联系当下国家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作为一个家长,一个心理学爱好者,一个期待把心理学用于未来教育实践的学习者,突然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我国的教育改革始于20年前,这些关于教育、教学,以及“以人为本”的理论和理念,现在看来都是站立时代潮头的极具前瞻性的变革。可事实上,教育新观念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了理论层面,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很少真正能够落地实行。
可是时代的发展浩浩殇殇,不论你愿不愿意,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迅速扫荡了曾引以为傲的工业世界,很多职业突然消失,新的职业不断横空出世;由于不适应新时代,大学里的很多学科和专业被取缔,新专业陆续登堂入室,名字能闪瞎了人的眼……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未来变得无法预测。
教育的任务,说到底还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但是如何培养,就要倾尽全社会之力,这就见仁见智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改变过去老套的传统教育思想,升级为有着完整底层思维系统支撑的新理念,是目前作为家长要学习的。
社会如何发展变幻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出有能力面对未来变化和挑战的孩子。
总结一下我认为的教育改革新三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请信任他们,永远对孩子抱持信心,未来是他们的。
教育和教学,都必须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教育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过程重于成绩,从失败中汲取经验,重振旗鼓去接受挑战,才是真正适应未来的能力。
家长和教师,都是孩子学习的促进者,要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孩子很弱小,他需要被尊重,被赞赏,建立自我效能感,才更有信心去面对变幻的外部世界。
综上,作为一个家长,在平台学习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有能力把所学的理论和技术真正用于实践,这才是学习的本质,是落地能力。期待这次复训航行的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