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摘要:
某天,几个同事指着报纸上的一张照片,说志英上报了。志英对此并没有什么印象,仔细看照片,那确实是她……
接上篇:纪实小说 | 加油啊,李志英(57):被“偷拍”上报
第四十八章:意外
安全问题是志英刚决定要做保险时沐道和三个儿女唯一强调的,女婿勇哥也给她讲过自己同学做保险的岳母因为想要签单被害的事情。
志英也一直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周一到周五早会后,志英都安排了外出拜访客户,但下午四点半前一定会赶回家。这个时间点,沐道已经接回上幼儿园的九九。接着是做晚饭的时间,她和沐道,一个人做饭,一个人看护九九。
晚饭后,小泳和小波在家陪九九、带九九睡觉。她便出门拜访有保险意向的邻居。周末她会安排约一两个客户在家附近的茶房喝茶。从不会在傍晚或者夜间约客户,也不会在这些时间点应客户的邀约。
可即便如此,意外还是发生了。就发生在她几乎每天晨间必经的公交站前。
那是二零零九年初春的一个早上。和往常一样,志英早早起床,吃过早饭,轻轻关上家门赶往公交站。
绿灯亮了,她跟随人群踏上斑马线,走向街对面的公交站。
眼看就要迈上人行道了,整个路口忽地旋转起来,人影、车影、行道旁的树影……快速从志英眼前前掠过。“咚”一声响,双手撑地,她跌坐在硬梆梆的水泥地上。
“三轮,停倒!”还没来得及明了自己的状况,一把女声响起。
志英稍定心神,抬头往路口看去,一辆人力三轮逆向停在人行道上。一个年轻女子正从车上跳下,奔向刚刚到站的公交车;而车主还坐在车垫上,正用右手紧紧压住手刹,一脸惊惶地看向她。
“撞人了,莫跑!”还是那一把女声。那车主回过神来,赶紧跳下三轮跑到志英面前,伸手想拉她起来。
志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三轮撞了,一下子撞出了三四米远。她拽住那车主的手,尝试着站起身来,稍稍感觉了一下,手脚似乎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她也不敢大意,由着那三轮师傅扶着她,慢慢往三轮车走去。
“你,你,你要不上车坐着休息一下?!”车主大概五十来岁,看起来蛮老实,还有点木讷。
想着歇歇也好,志英便抬脚往三轮车上迈。哎呀!是怎么了?心里咯噔一下,志英再次缓缓活动了一下手脚,又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身体。明明除了擦伤没有其它问题啊,为什么她使不上力呢?那三轮的踏板不过二、三十公分高,她的脚却怎么也抬不上去。
志英的心沉了沉,扶着三轮车的车把拨通了沐道的电话,告知了自己当时的情况和所在的位置。
很快沐道、小泳和小波都到了,那三轮师傅的两个女儿也到了。
来的路上小泳就给交警打了电话,交警很快也来了。
因为乘客看到公交车快进站了,催着三轮师傅快一些。那师傅也是好心,加速、逆行,这才在人行道上撞倒了志英。
现场情况很明了,交警判定三轮车主张师傅全责,当即扣下了他的三轮,要求他们带志英到医院检查、治疗,确定身体没有问题,完全恢复了,才能到交警队领走三轮车。
检查是在华西医院做的,CT显示腰脊骨裂。
“卧床四十六天。”医生开了药,丢出一句话。
“四十六天?!”志英一听头都大了,四十六天都得躺在床上,完全不能动弹,别说上班,连吃饭、擦洗都要有人照顾,上厕所还得有人搀扶……这日子只是想想都难过。
不会还需要住院吧,她回过神问医生,“是在家躺,还是要住院呢?”
“都可以,随你们自己吧。”
在医院当然好,每天早上有医生查房,隔两三天有护士换药。但这是华西啊,三甲医院,床位、药品、治疗……各种费用,无论怎样精打细算每天也得接近一千吧。
张师傅一家看着也是普通家庭,这笔费用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不小的压力。唉,既然医生都说可以回家卧床,那就回家吧。
上好药后,张师傅的二女儿交了检查费、药费,又陪着小波一起到医院旁的商店买了一个束腰带。和沐道他们一起把志英扶上车,一直送到家里,把志英安置到床上才告辞离开。
大概是舟车颠簸,加上在医院奔走检查,回家后志英腰后的疼痛加重了许多,束着腰带躺在床上还没有什么问题,上厕所成了一件大事,即使有沐道搀扶,自己也无法支撑身体的另一侧。
公司暂时交给小波一人打理,小泳留在家里和沐道一起照顾。一周后,待志英情况终于好了些,小泳才又恢复了每天的上下班。
张师傅一家也是实在人,三天两头的,不是老夫妻俩送只鸡来,就是姐俩送条鱼来。来了,束扎着双手坐下,一时问志英要不要喝水,一时问需不需要动了动身子,一时又问枕头舒不舒服……志英和沐道看得出他们想要尽力弥补的心意,但这样小心翼翼的到访无形中却增加了双方的压力。
志英表达过很多次让他们不要再来的意思,但张家人仍旧保持隔几日就上门一次的频率。
张家大女儿某次和志英聊到张师傅,说自出事后老父亲吓坏了,浑身颤抖,在家哭得稀里哗啦,嘴里还不停地念,咋办啦,咋办啦!也不晓得严重不,多久才能治好。啊啊~啊~,也不晓得要花好多钱……
“阿姨,就让我们来吧。”她抬头看向志英,“这样我们也心安一些。”
志英能理解他们的情况和心情,不然也不会主动和医生说回家休养。但伤筋动骨一百天,张家这样三两天就跑一趟,一方面增加了张家的负担,另一方面对于她身体的恢复也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着实没有必要。
在和沐道商量后,隔天张师傅他们再来,志英便谎称第二天就要去女儿家休养了,之后都不在家,请他们不要再来,免得白跑。
张师傅信以为真,之后的一个月也确实没有再来。
大约一个月左右,老夫妻俩又敲开了小泳家的房门。志英和沐道奇怪地问他们,回说他们一直在找亲戚朋友打听治疗跌打损伤比较好的医生和药材,有朋友强烈推荐华阳的龙飞医院。
得到消息后,他们立马去根据志英的情况抓了药。药是在医院药房配的,各种药材混合后用机器研成粉末。每天三次,每次只吃一元硬币铲起来的量即可。
药是正规医院买来的,挺贵,陆百元一付,是张师傅夫妻希望志英快些好起来的心意。志英收下了,按医嘱每日服用,大约半个月后,感觉对身体恢复有挺大帮助。吃完张师傅送的这一付,志英和沐道又去龙飞医院抓了一付继续吃。
就志英自己的感觉,这两付药的效果极好。在家休养三个月后,身体完全恢复了。再之后的日子,后腰受伤的位置一直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因天气变化而疼痛过。
因为志英和沐道的强烈要求,张家送药后没再上门看过志英,但张家大女儿一直有打电话给志英,有时道一声节日好,有时问一问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志英也是在后来与张家大女儿聊天才知道,撞她那天,张师傅的三轮才买了不到一个月,出事后便一直被扣在交警队。虽然养伤期间,志英就写了委托书给小泳,让他协助张家到交警队把车子赎回了,但此后张师傅没敢再骑,很快就把三轮转了手。
幸好,这次事件不是很大,对志英的身体也没有造成过大的损伤,双方也没有太多精力拉扯。志英尽量为张家考虑,没有住院、没有要求看护,也没有提过误工;张家从头到尾也没有任何责任的推诿。说起来还算比较完满地解决了。
但话又说回来,这事本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坐三轮的姑娘没有一再催促,张师傅没在自行车道上逆行,不是一味地赶路,而是在接近人行道时进行减速,正常在斑马线上行走的志英就不会被撞倒,当然也就不会有之后一系列的事情了。
出门在外,真是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论什么车,都要小心行驶,安全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