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你好!(2019.2.5)
在城里,尚且感受不到这样的年味。但老家依然保留着不少春节民俗。三十晚上,守着春晚,虽然没有坚持看完,十点半就爬上了床,但是却一直未能入眠。
零点之后,鞭炮声声,忽远忽近,一直持续了到了一点多,烟花炮声断断续续响了一夜,真有些“三十晚上闹一宿”的感觉。四点多,爹妈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早晨招待拜年客人的酒席和新年的第一顿福饺。
第一顿福饺的形状是元宝形的,小小的,很精致。但不会让吃饱,除了祭拜用的,一家人坐在一起,每人夹三、四个,一年的福气便从晨起这第一顿小福饺开始,然后便是整个乡邻四舍之间的串门拜年了。
先生老家的初一早晨,各家都会备桌酒席,一般是八个菜,配上茶酒,瓜子糖果,来客互相拜年后,坐下吃两口菜,喝两口酒,唠几句嗑,按照辈分,自动排成了拜年的早晚时间,就这样,每家都是迎来送往,从五六点钟持续到八点左右。八点多煮饺子,吃早饭,早饭后就是自家亲戚近邻之间的拜年了。
午饭依然是各式各样的菜,小时候,最盼望吃午饭,一盘一盘的美食,足以解一年的馋,现在餐桌上最受我喜欢的反而是清淡的素菜。生活的好,早已超过了儿时关于新年所有的期待,但年年,父母却依然精心准备,这是对团圆时刻最质朴的深情吧……
自从嫁给先生后,每年过年我都独自一人遥在异乡,在陌生的乡情乡语环绕中,难免想家,难免些许孤单悲伤,难免追忆童年过年的往事,年年如此。不能与自家爸妈亲人相伴,就寄情于通讯的便捷了,在想看见的时候,用手机看看,心情便明媚一些。
而对于自己想要祝福的人,心里总是有诉说不完的祝福;对于已经擦肩的过客,和过往的好坏,也总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清零时刻,多些释然。你好,我们,向前,向前……
窗外的阳光,很是灿烂,从医院出来以后,这是我第一次装扮有些凌乱憔悴的自己,我很认真地梳了头发,尽管今年不出门拜年,还是仔细擦了脸,化了些淡妆。我想,无论过去的一年有多少不如意,在新一年的第一天,我都应该是自己最好的样子,灿烂地迎接那不远处,姗姗而来的春天……
你好,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