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在路上写,断断续续的想法形成了断断续续的文字。
Day 1
我有一些没来由的喜爱,比如大海。我会在黄岛金沙滩对着大海发呆一整天也不会觉得无聊。觉得海浪起伏,能接受我所有的那些矫情的想法。人对另一件事物的喜爱,要么很了解,要么不了解。坐在游艇一直晃晃悠悠晕船到崩溃的时候,一口又咸又涩的海水呛进喉咙,海底世界大于陆地数倍压力包裹住身体的无力感让我觉得很有必要审视一下我对大海的感情。就是那种表面的美好让人忘记它有一瞬间吞噬渺小人类建造出所有美好的能力。很多事物的多面性造成了人们的傲慢与偏见。往往只是了解一面后妄下定义,才会造成误解。
Day 2
在西方,有个美学概念,叫做“崇高”。简单的说,崇高是一种有点矛盾的感受,崇高之物引起人的赞叹敬畏,又引起人的恐惧不安,同时还夹杂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愉悦感。在汉语的语境里,“崇高”更多的指向道德价值。但是人的精神感受是早于伦理道德的,它本身并不存在善恶之分。中国古人会把一些具有“崇高”审美的对象,用“大”来描述。我们把陆地称为大地,把海洋称为大海,把自然称为大自然。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傲慢与偏见,我想大概是:太自恋。而大自然的“大”可以教会你一个残酷的真相:你不重要。
Day3
海洋的大让你很难去完全了解它,因为受不了潜水海水的巨大压力和航船出海的头晕目眩,一个人去坐了潜艇。看到深海生物为了生存而做着近乎于毫无意义的反复活动,深海生物在这点上实在是尤为明显,远比浅海或陆地上的生物要明显得多得多。就算是不断地在演化,其实还是为了一样的目的,发着生物冷光的绚丽存在物,模样就跟外星生物差不多;另有一些,长得比异形还要恐怖。然而,其存在形态的目的却单一得乏味——为了觅食。像是人类的科技和工业。
Day4
对于任何事物的感知与认识,我喜欢从方法论入手,不太容易接受理论,除非我自己去检验思考。西方语言中,岛屿一词与“孤立”“隔绝”“游离”同源。岛屿被大海环绕,理所当然地形成了一个自洽系统,为秘密、童话和午夜奇谈提供生长的空间。但是这种仙气儿的生活着实与我们这次短短几天的烧钱岛旅行相差甚远。放到现实里,需要面对饮食起居以及匆匆的行程,岛屿生活实在是少了几分仙气儿。但仍有热带海岛的生活属性,就算是坐在面朝大海的酒店阳台,也会有村上春树形容的“他们并不知道,从东北方不间断地吹来的信风,让夏威夷变得何等凉爽;他们也不知道,在鳄梨树那风凉的树荫下安闲地读书,兴之所至便去南太平洋的海湾里游泳,这样的生活,让人感到何等幸福。”这种幸福的感觉。更何况和我同行的小仙女是比我更有拥抱生活热情可爱人儿,在这岛上带给我很多美好的出行体验。
Day5
大学四年在豆瓣上偷偷写一些东西,连载一些高中时代的故事。只有关系最好的几个朋友知道我的豆瓣账号,读到那些也许是深夜里反复思考有些矫情的文字。近来两年,读书读的饥渴,往往一本书没有读完就忙于拆封下一本书,常常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想法,总觉得这种表达的欲望,也是一种企图获得别人认同的迫切要求。更糟糕的是,这样急切地读和写,已渐渐远离初衷,不自知地陷入卖弄学问的境地,更何况学识浅薄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只有大多数从自身出发的一些念想。智慧与知识对人类有着特殊的致命诱惑,我了解自己求知若渴的虚荣心,半桶水晃荡得响。
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你自己的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长久以来生活的历练与读书的积淀让人明白,知识的海洋飘渺无边。有些问题是弄不明白的,这不代表不去思考、不去求索,而是慎言。这是我为什么喜欢从方法论入手的原因,因为要尽可能地保留自己的见解而不去做一个“二手理论传播者”,以免对别人产生误导。即便弄明白了,也是个人的看法,你要把这个想法强加给其他人,很难。人们接受知识有各种立场,有的宁可听信权威,有的唯我独尊。煞费苦心地要去纠正别人,往往落得一地鸡毛。与其如此,不如把时间留给自己。
Day6
要回家的前一天晚上,凌晨我坐在阳台面对着大海,舍不得睡觉。和某辣通了两小时的电话,互相吐槽2018年的丧然后又互相鼓励。 把时间打结,大概是我们对“生有尽时”最后的抵抗和最后的妥协,在时间的节点上,交出超重的痛苦与烦恼,让它们在这一刻被放逐。转眼又是新的一年,希望你心底有想要去往的道路,而在所有的路上,都有足够的好运气。
旧年将逝,愿新年,胜旧年。
即便南国海风温柔,也还是更喜欢白雪飘飘的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