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泰国青春电影《初恋这件小事》,我感触良多,初恋,尤其是暗恋,是美好而苦涩的,但有时它激发出的潜能又是巨大的,就像影片中的平凡少女小水,为了接近男神一样的阿亮学长,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终于让他“看到了”自己,并于多年后最终在合适的时间在人生的更高处相遇。
电影的结局无疑是美好的——你暗恋的那个人也正好喜欢你,虽然经历了误会错过,但最终走到了一起。更重要的是,影片中“暗恋”化为一种动力,使女主人公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幸运儿呢?早开的花往往是结不出果实的,不合时宜的爱有时更是害人害己。
初恋这件小事,有时实在是关涉着人生这件大事啊。
我不禁想起了一位朋友的儿子,那个男孩是个公认的聪明孩子,尤其是理科成绩突出,被同学戏称为“理科大神”,但他的学习态度并不太好,玩玩打打地学,又喜欢玩游戏,只是靠着聪明脑瓜和出色的理科分数,成绩勉强能占到中上游,但双语尤其是英语很拖后腿。
在他刚上高二的那一年,情窦初开的小男孩忽然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女生,而且还大胆地向人家表白了,最终却惨遭拒绝。男孩开始很失落,整天神思恍惚,郁郁寡欢。后来发现端倪的父母与他谈心,尽心开导,告诉他少男少女产生情愫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贸然去打扰别人,也不要因此荒废了自己;别人的拒绝并不代表你不好,或者只是你不合适或者别人只想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为眼前不属于你的一株芳草停留,放眼未来还有更广阔的森林;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未来才能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男孩最后也想明白了,而且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很多,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人生问题了。原来在学习上一直有“小富即安”心态的他也忽然充满了斗志和进取心,感情上的无望转化成了一种强烈的学习动力。
因为那个女生是个学霸,英语尤其好,一般都是140以上。于是男孩暗下了决心,首先要在英语上超过她;然后,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大学,他说想试试尽最大努力,看看自己到底能达到什么高度。
果然从此男孩真正进入了高考的状态,每天学习至深夜,三个月后英语提到145分左右,总分提了一百多分,成绩上升了八十多名,成为全校第一,并最终在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他理想中的名校。
虽然最终他们并没有像电影中那样走到一起,这段苦涩的初恋也在男孩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男孩却因之完成了蝶变,成为大家(包括那个女孩)仰望的对象,总归是利大于弊的。
而还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也是一个聪明俊秀的男孩,在一个著名的重点高中读高三,成绩一直都不错,起码考个一本甚至211院校问题都不大。可是,后来他与班上一个女生早恋,那个女生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学的老师,而他的父母出身偏僻山村,连学都没上过(这在现代的农村也是很少见的),现在虽然在城里做生意,经济条件也还不错,但与女孩家庭相比仍然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
后来女孩家长知道了,无论出于哪方面原因都是坚决反对的,而那个男生却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不仅在电话中与女孩的父亲大骂出口,而且后来失恋后又拒绝上学(还有半年就要高考了呀),以致最终错失了高考。
他这种做法无疑只能更快更远地将女孩推离自己,反之,如果他能设身处地理解对方,暂时放下情感,先完成眼前最紧要的任务,并且化悲痛为力量,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谁又能说对方家庭就一定不能接受他呢?
总之,学生时代有情感的萌动是很正常的,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暗恋成伤,也不是表白追求,而是将之作为一种特殊的同学情,不要过早地说出口,就让它化为一种动力,让你变得更好,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吧,相信终有一天你的努力会让自己更有底气。
“暗恋”这粒种子,随着时间的发酵,在合适的时间,它或许会催生出一株苗,开出一朵花;也或许会酿成一缸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芬芳了你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