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来”的一根藤蔓,养育了中国的三亿人

      在明朝,有一个人我们不应该忘记, 他就是拯救了中国3亿多人口!让人们熬过数次大饥荒的“红薯之父”陈振龙!

      400多年前,陈振龙出生在了福建省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富庶家庭,在家庭传承的思想熏陶下,让他考取功名成了父母对他最大的期望。因此,他自幼就熟读经典,以读书为出路,每天刻苦学习,誓要考取功名。不到20岁便凭借着聪慧的头脑,考中了的当地的秀才,当时看起来,他以后会在官场中也是前途无量。但后来的乡试却一直屡试不第,在多次考取都没有成功后,他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功名,另寻出路。

      经数次的考察与机缘的使然下,陈振龙发现了出海贸易的商机,于是他便带着家人移居到当时的闽县,也就是如今的福州做起了海外贸易的生意,闽县作为当时我国沿海的商贸重镇,多年来,一直承担着面向东南亚的进出口贸易。当时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步伐已经逐渐迈开,虽未影响到我国,但在东南亚的好多岛屿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殖民者的身影。

      我国称之为的吕宋,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就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攻击,沦为了西班牙人的种植基地。陈振龙在去吕宋做生意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地一种非常神奇的食物。红色的外皮,内部多汁鲜甜,是当地人民重要的食物来源。这种食物就是番薯。

      回国后,陈振龙询问了好多的老农,并查阅了相关的农学书籍,但老农没见过这种作物,典籍中对此也无任何记载,在好奇心驱使下,陈振龙对这种农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再次去吕宋后,当陈振龙提出要把这种作物带回中国时,却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拒绝。当时的西班牙政府非常看重这项农作物,将其当作战略物资进行储备,不准对外交易或输出。因此,在西班牙控制的东南亚诸岛上,任何人都不允许携带番薯离开,一旦抓住便会予以重罚,甚至是死刑。

      实际上,番薯也不是吕宋本地的农作物,番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是西班牙人在殖民过程中发现的作物,并带到了吕宋去种植的。陈振龙看到西班牙殖民者对战略物资保护的坚决态度,知道强行是带不走的,而且,很可能会让自己身处危险的境地。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个时机。

      当时的中国,在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过着是靠天吃饭的日子,但明万历二十一年,全球气温出现大幅度下降,农作物产量一下子下滑,饥荒又一次爆发了,在陈振龙的家乡福建省,少地多山,原本粮食产量仅供勉强维持生活的百姓们,这个时候,甚至连基本的生存基础也没有了。大量灾民不得不开始逃荒,好多地区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悲剧。得知家乡消息的陈振龙,此时内心焦急,他从小接受的是为民立命的儒家教育,此时,他意识到了把番薯引进中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重大意义。他想,如果将番薯种植在福建地区,那么家乡的饥荒问题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和儿子陈经纶商讨过后,陈振龙决定冒生命危险,将番薯“偷”回国内。只要将番薯的幼坯、种子、或者藤蔓带回,就有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重新生根发芽。陈振龙在和当地农民深入交流之后,决定带番薯的藤蔓回国。

      首先,陈振龙让儿子找来泥土,抹在番薯的藤条上,随后,再把污泥也抹在捆绑货物的麻绳上,然后,陈振龙把藤条与麻绳混拧成一股,用外部的麻绳,包裹住里面的藤条,在沾满污泥保护下,肉眼很难看出麻绳内有别的东西。西班牙殖民者在例行的检查后,并没发现任何可疑之处,更没有注意到这根不同寻常的麻绳,于是,放行了陈振龙的船只,终于,陈振龙带着这根“救命的番薯藤蔓”,扬起了回国的船帆。但那时的航海技术,一切动力都得靠海上的风力,因此速度也时快时慢。为了避免藤蔓在航行途中枯死,陈振龙时不时就跑到甲板给藤蔓浇水,有时甚至故意将行李放到海中浸泡,让其吸收足够的水分。此时的陈振龙并不知道,番薯的生命力有多么强大,7天7夜的航行后,陈振龙终于顺利的回到了国内。

      虽然他将藤蔓带回了国内,可究竟这个作物要如何种植,这颗藤蔓该如何利用,他却丝毫没有想法。而其他农民对于这个新引进的作物,也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只能按照种植其他作物的方法,暂时把它安置在盆栽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振龙让儿子陈经纶给当时的福建官员金学增写了一封信,信中讲明了番薯的重要作用,希望政府提供一片田地种植。

    金学增在收到信件后,立刻对信中提及的作物产生了兴趣,眼下在毫无其他救灾方法的情况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在政府的帮助下,陈振龙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点,便开始研究如何种植番薯。陈振龙努力模仿吕宋农民种植番薯的方法,并照猫画虎的将藤蔓种到了地里。在此后的日子里,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每天都守试验田旁边,生怕有意外导致作物死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四个月的日夜相守,父子俩终于等来了番薯成熟的一天。一枝藤蔓就结出了许多的果实,这些外表附着着泥土的番薯,在当时却是无比珍贵的宝中宝。陈振龙赶紧将作物成熟的消息,让儿子通知了金学增。没过多久,官员们便纷纷赶到了现场。看着这些相互勾连,大小不等的果实,在场其他人谁也不敢尝试。陈振龙为了证明番薯可以食用,果断拿起了一个,洗净后吃掉,紧接着又将其他的番薯,煮熟后给官员们品尝。品尝过后的所有人都对眼前的食物赞不绝口。金学增当即下令,让陈振龙推广这种产量极高又便于种植的作物。很快,福建省内的农民便开始在各自的土地上种植番薯,没过多久,丰收的喜悦就传遍了当地的大小村庄。此前不可收拾的大饥荒,终于得到了终结。陈振龙冒死将番薯藤蔓带回祖国的经历,也随之成为了百姓口口相传的美谈。

      当地人为了纪念陈振龙的功绩,自发筹款建造了“先薯亭”,以此来表达对陈振龙的感激之情。

    其实,目前史学界对于究竟是谁将番薯第一个带回国内,并没有明确的定论,根据史料记载,在陈振龙之前,陈益和林怀兰都曾将番薯带回到国内,其中陈益带回的也是蕃薯藤,而林怀兰则带回了完整的番薯。但大家公认将陈振龙称为“番薯之父”,除了因为他将其带回国内的功劳外,更重要的是他对番薯种植推广作出的巨大贡献。在陈振龙将番薯引进到福建后,他并没有就此停下番薯种植的脚步,相反,在他的带领下,子孙后代都投身到了“番薯事业”之中。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在总结父子二人的种植经验后,写出了《种薯传授法则》,之后金学增又在其基础上写出了《海外新传》。而这两本书籍为推广番薯种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仅帮助当地人学会了番薯的种植技术,更让番薯向全国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的五世孙陈世元为了动员百姓种植,甚至自费在各处张贴告示,亲自下地传授种植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古代农业著作《金薯传习录》。这部典籍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番薯的农业专著,更记录了当时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人口规模始终大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明朝建立的时候人口才只有6千万,而到了万历年间,人口却足足暴增到1.6亿!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增长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我国人口从几千万迅速激增到了4亿多,增加了近3亿人口

    陈振龙留给我们的,除了鲜甜可口的番薯外,更有那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面对先人作出的贡献,感激与传承便是今人最好的行动,珍惜现今来之不易的生活,争取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出更大的成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0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0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1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75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7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5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48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8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7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5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1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84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74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1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4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番薯,又称甘薯或地瓜,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
    Fohu阅读 379评论 0 1
  • 说起红薯,那简直太熟悉不过了,特别是上世纪闹饥荒的时候,红薯就犹如一个救星般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本身就是一...
    大明_DOM阅读 964评论 5 17
  • 齐帆齐微课 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在传入中国之后经过推广并在大多数...
    生命之旅阅读 342评论 4 12
  •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
    紫微妈咪阅读 914评论 0 2
  • 说到红薯大家都不陌生,基本每个人都吃过烤红薯。当然叫的名字有些不一样,有的叫地瓜、有的叫番薯、有的叫山药。大人小孩...
    九谷君阅读 5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