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陈志武金融通识
【标题】普通人需要了解的金融知识
【字数】1341
【1队+凌云】
【正文】
说到金融大家都会觉得是特别高深的内容,都会有为难情绪,觉得这就是普通人高不可攀的内容,但是今天这本书《陈志武金融通识》却用非常简单的方式,让我们普通人可以离金融更近一步。
001学会用金融思维分析现实问题
什么是金融?金融的本质是跨期价值交换,就是双方之间进行的跨越时间的交易。有别于现货交易(比如买菜),金融需要解决跨期交割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信用与违约问题。
所有跨期价值互换的活动都是金融,都是金融所要解决的问题。借贷是交易双方的跨期价值互换,股票和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也如此。
002熟练掌握触及底层逻辑的金融知识
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人的金融属性逐渐被具有避险属性的金融产品所取代,保险便是其中比较卓有成效的一种。保险的支付结构包含不确定性,它用“好风险”对冲“坏风险”,预期回报虽然可能是负的,却能带来安心。
以车险为例:现在付保费买下保单,将来如果发生车祸,就可以得到赔付,等于用现在的钱换未来不确定的赔付。也就是说,保单给你的赔付和你可能遭遇的损失,正好是100%负相关的。所以,通过买保险,把保险所包含的“好风险”跟你承担的“坏风险”加在一起,总体风险为零。这种“好风险”不是免费的,保费就是它的成本。
由此可见,一项金融产品的回报跟投资者自身风险的相关度越低,其避险价值越高,预期回报越低。
各类金融产品的目的不同,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同,面对的金融需求也不同,“最优的金融产品”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1.评估金融产品的一般性指标
风险和收益这两个维度可以度量各类金融产品,帮你区分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
在一般意义上,风险越高,预期收益应该越高。如果实际情况相反,则说明该金融市场存在扭曲。
货币的名义收益率为零(受通货膨胀影响,货币的真实收益应为通货膨胀的负数);银行储蓄的名义收益率会高一些,因为其风险也大一些;以此类推,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大盘股、小盘股的风险更高,它们的预期收益也相应地更高。
数据:收益与风险的大致关系
按照年化收益计算,短期国债平均年收益3.5%,比通货膨胀率高一点;长期国债5.7%,大盘股10.1%,小盘股12.2%。但是,千万要记住:不能只谈收益不谈风险。短期国债的风险波动率才3.5%,而小盘股的波动率几乎是短期国债的十倍,高达32%。
003知道如何配置家庭资产以及规避风险
投资品种的选择那么多,该如何在它们之间组合配置呢?本书中,陈志武教授结合《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风险报告》,对比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家庭财富配置结构,提出了如下观点:
1如果财富配置结构过于集中房地产,比如其房产占比达到68.8%,而金融资产占比不到12%。这样做风险集中度高,流动性低,可以增加金融资产的占比。
2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占比不宜过高,需要增加中等风险资产的占比,比如,提高蓝筹股、债券、蓝筹股基金的占比。银行存款等低风险的资产主要实现保值,而不能充分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股权类投资更可能创造财富。但是记住,必须分散风险,避免走极端,不能“要么不投资股票,要么全投入股票”。
3为了改进资产配置结构,需补充金融知识、增加风险意识,尤其需要知道未来不会是过去的重复,过去没问题的资产组合不一定适合未来。
对我们来说,学习金融通识,了解金融知识,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