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颇为有趣的话题,如题,不少人都在纠结彭城之战时韩信在不在彭城,有人说在,有人说不在,其实我觉得无论韩信在或不在都不能撼动他的军事地位,同样项羽垓下之败亦是如此。当然啦,如果有些人真要怎么样什么人的话,那我只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关于本篇的问题呢,我本人是更偏向于彭城之战时韩信在彭城,为什么,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韩信与刘邦的关系和自身问题。首先,韩信并不是随刘邦起兵的老人,其次,“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说明刘邦认为韩信有才,在那个年代,你读了点书那就是不一样,不然那个“宋襄公转世”的陈馀怎么也会成灭秦功臣呢。因为韩信是这样的一个身份和本事,所以刘邦不会信任韩信,我们看,即便是老人兼有才的萧何,在前线打仗的刘邦还要时时派使者回去“问候”他,更何况是这个新人韩信呢。其次韩信本人也有问题,他受胯下之辱,投项梁,不用,后来又在项羽麾下也不受重用,最后到了刘邦那还是不受重用,要不是萧何,韩信这辈子估计就栽了,而且韩信很傲娇,也很想表现自己,可惜他不会揣测主上的心思,换言之他也是个书呆子,或者说是个很会打仗的书呆子,不晓人情,这一点他真要好好向陈平学习,毕竟大家以前都是项羽的臣子,陈平在项羽那混的就比韩信好得多了,所以说这样的一个人物一般情况下刘邦是不会给他兵权的,不然就得听他怎么打仗了,这是刘邦所不允许的,以上理由如果没什么说服力,那么我们再看下一条。
二,记载问题和刘邦诸手下此时去向。定三秦战役基本上是刘邦率手下诸将完成的,参加的将领主要有周勃、樊哙和灌婴等人,他们几个的行军路线很详细的记入于《史记》当中,
如周勃:“……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攻槐里、好畤,最。击赵贲、内史保于咸阳,最。北攻漆,击章平、姚卬军。西定汧,还下郿、频阳。围章邯废丘……”;
然后是樊哙:“……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南,破之。从攻雍、斄城,先登。击章平军好畤,攻城,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级,虏二十人,迁郎中骑将。从击秦车骑壤东,却敌,迁为将军。攻赵贲,下郿、槐里、柳中、咸阳;灌废丘,最……”;
最后再来看看灌婴:“从还定三秦,下栎阳,降塞王。还围章邯于废丘,未拔。从东出临晋关,击降殷王,定其地……”,
反观韩信的“淮阴侯列传”对于此事的记载:“……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看似”记载地语焉不详,并没有前面三位有很清晰的行军过程,但是注意我说的是“看似”,你们如果去看看夏侯婴、张良和陈平相关记载,就知道有关韩信于此时期的记载那是详尽多了,夏侯婴和张良是一笔带过,陈平直接就没写,这三个人当中夏侯婴是太仆,给刘邦驾车的,也是他最信得过的人,我们谓之“近臣”,而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贴身的谋士。对于这段记载,韩信相比较其他诸将显得语焉不详,却又比刘邦的近臣和谋士来得详尽,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韩信此时的身份是介于刘邦诸将和近、谋臣之间的,类似于“参谋”或者“参军”性质,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当然啦,这个都可以讨论。
讲完了上面的一条,咱们再回到记载上来,韩信的那条记述中乍看之下,只有“刘邦”这一个主语,按一般的理解,后面句子的主语就都是“刘邦”,然而这是“淮阴侯列传”,韩信自己的传记,按照《史记》的习惯,这里面没有主语的部分也都可以认为是“韩信”,也就是说这条记述的主语可以是刘邦,也可以韩信,不过呢,我更偏向于是刘邦和韩信,这样才更说得通。所以这段记载就是说韩信一路跟汉王打到彭城,然而韩信此时并无带兵指挥的纪录。
还有一点就是“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 中的两个“复”到底应作何解释?“复”的解释有“回去”、“再”和“又”三种,那哪一种解释才合理呢?我们先看“回去”,这个肯定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在《史记》里有一个字是专门表示“回去”的,那个字叫“还”,你看我上面截取的片段凡是表示“回去”的,都是用“还”;其次是看“再”,表示“二次”,也就是已经有过一次了,结合上面的语境,很明显也是不对的,他们第二次收兵在荥阳回合,第二次打了京索之战,是不是很不通顺呢;最后是“又”,它也可以表示第二次,但更多的是一种转折,对前面的转折,对前面什么转折,对“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作转折,也就是他们打到彭城,结果兵败,本来一块的军队,现在全都四散而逃,然后韩信重新聚拢,那这个“收兵”收的什么兵,就是对照前面的散兵,而后面的“复”则是连前面的话。
我再多说一句,如果韩信在关中不跟刘邦,那“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这一段就可以省略,直接说他在关中干了什么事,然后写刘邦彭城兵败再去救援即可。还有的说《汉书》中写的是“复发兵”,首先,结合语境你会发现什么发兵、收兵啊都是一个意思,其次,对于《史记》所记录的汉朝历史,《汉书》是全文载录的,只不过是进行适当的删改和补充而已。再一个就是打韩王郑昌的是韩王信而非韩信,这在《韩信卢绾列传》中有详细记载。
好了,最后来回答几个问题,其实呢,太史公在《史记》当中记述的很详尽了,那一时期,韩信并没能像周勃、樊哙等将有独立带兵权,如果他带了,那至少他会有点儿军功啊,但是没有记载,史书中既没记载他本人的带兵过程又没记载他的功劳,在他的传记全是刘邦总体的行军路线,而且后来他又收散兵于刘邦会合,那么我们就有很大的理由相信他一直跟随刘邦至彭城。我想大家主要还是不愿接受二点。
一,韩信被刘邦拜了大将理应掌兵。
二,韩信在彭城,为何刘邦会兵败。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可以一块解释,首先韩信拜大将就不是刘邦的本愿,是萧何说了好久,最后连韩信面都不见就拜将了,事后才进行一番攀谈,一开始刘邦想随便封一个,后来是萧何一再鼓动,刘邦才同意,可见刘邦有多么得不上心,所以啊,这次设坛拜将与其说是真心拜将,倒不如说是在作秀,韩信的职位高了,但地位还是很低,远不及周勃等人,至少在刘邦心里是这么想的,直到后来刘邦被项羽打的实在是脱不开身,才叫韩信去开辟北方战场,在这之前,韩信一直未有掌兵。这一路上,从还定三秦打到彭城之战,其总指挥一直都是刘邦,韩信连兵权都没有,所以彭城之败和韩信并没太大关联,也就无关其军事实力,而且韩信打仗的水平不是一直都是毋庸置疑的吗?
当时的韩信很可能是有职无权,一直被刘邦带在身边,职位大但权力小。否则其记载不可能像张良、陈平那样几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