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张郎郎先生

      很久以前,看《大雅宝旧事》

大雅宝旧事

        看得津津有味,因为里面描写的都是美院宿舍的事情,写的都是我父亲美院的同事,作者回忆小时候与同住在大雅宝胡同(美院宿舍)的画家及他们的子女的趣事。里面还有一段描写我父亲解放以后没有工作,到作者的父亲张仃家去画画的一段旧事。当时觉得张郎郎写的真好,像讲故事娓娓道来,文风朴实。

 

    敬佩之情由然而生,听说这个人在美国,很难有机会相见了。

      斗转星移,没想到他的爱人是我同学的闺蜜,十年以前怀着崇敬的心情,跟着同学与作者共进晚餐。见了之后感觉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不太爱说话。因为时间匆忙也没有深入交谈。可能和作者水平相差很大,话不投机半句多嘛。

        今日有幸与同学还有我女儿到府上一起拜访张郎郎先生,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张先生。和上次感觉一样,是个和蔼可亲的人,还是不爱说话。出于礼节陪着我们坐了好几个小时,这中间都是他夫人回忆旧事,讲同事的友情等等,先生在一边听着。郎郎先生有一个特点,必须有提问才能回答,比较适合答记者问。我还是那个感觉。水平差的远,没什么可说的,也没有共同的话题。也没有共同经历的事件,所以话不投机。

      我女儿给郎郎先生画了几张像



      我觉得第二张最好,画出了先生深邃的思想,我父亲和张郎郎的父亲张仃是同事、朋友。如今我女儿也是张郎郎先生的校友,同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现在下一代的校友给张先生画像,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直向往听郎郎先生讲过去的故事,讲对事物的见解等。现在觉得是奢望了,因为是秀才见到文盲的性质。但是能与之前的偶像共进午餐,并到家里拜访,我也是知足了。

我、同学、张郎郎夫人

    希望还有机会与张郎郎先生深入交谈。汲取精神上的营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