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收稻谷
在前面的文章里,写了一粒稻子的一生,啰啰嗦嗦的表达了春种一粒稻,秋收万颗子故事。但我觉得还不够完整,它们还有一段故事没有被写出来。虽然大自然四季的美丽环环相扣,但是对于一个农民最美一定时秋天,对于我这个吃稻米长大的农民那一定是黄澄澄的稻田铺满整个村庄的秋天。饱满的稻穗沉甸甸弯着腰,像饱含学识的智者装着春夏收集的故事,又像远行人归来的行囊,像一个母亲坚定的脊背保护着它怀里的生命。一颗颗的稻子谷壳变的很坚硬,尖尖的细细的长着坚硬的毛,准确的说更像是刺只是它确实太小太小了。但是握在手里你能感觉到那强大而毫不示弱的生命张力,有芥子纳须弥的能量。有人说世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稻谷也是一样,每一串稻穗每一颗稻米都有它自己的样。有长长的、有圆圆的、颜色也是不一样。所以我们将稻谷收回家,父母很容易就分辨出来这是哪块稻田生长的稻谷。
盛夏因为太过炎热,所以很多的美都淹没在热烈的阳光和吵死人的禅鸣声中,能在心里翻起来的记忆不如秋天那般美好。而且小时有一个人人讨厌的词语叫青黄不接,意思就是粮仓的粮食已经空了,但是稻田里的稻谷还没有成熟,所以家里就得去借粮食或者添一些玉米或者土豆之内的粗粮。有的人家为了节约一点米粒,只能每天将少量的大米熬成稀饭,里面放大量的嫩南瓜豆豆之内来填饱肚子。城里的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我们村庄里季节的变化是农民先知。他们个个都是与道相合之人,但凡主导种田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周易,二十节气倒背如流,天干地支都略懂一二,哪天不能动土、哪天不适合出行,云起那边会下雨,风往哪边吹会天晴。燕子怎么飞会下雨,蜻蜓怎么飞会天干。那时侯村子里没有电,没有天气预报、没有钟表、煮饭用柴火,照明靠煤油灯,所以我们对日光有着发自灵魂的崇拜,有时黑压压的乌云挡住太阳时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不是怕暴雨而是怕没了温暖和光明。没有通电的村子,夜晚就显得特别宁静,能想起来的光源就那么几种。最美是天空中的星星,我们家的星星又大又明亮,是的,我们家的。那时侯谁知道地球是圆的扁的,明明在我家院子上的你怎么能看到呢!再就是对面村子里的灯光,微微弱弱但还是感觉这片大山里有同类存在,还有萤火虫也是孩子们心里暖暖的光,看萤火虫、追逐萤火、捕捉萤火虫把它们放进房间里、把它们放在玻璃的瓶子里,没有玩具的童年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玩伴,它们常常被玩出生命的代价,忏悔不知者不怪罪............
一叶知秋,当大人们说立秋了。似乎天气就在一夜间清凉了,即便是阳光仍然热烈但早晚就感到凉意。秋风吹起稻穗含蓄的浅浅微笑,稻叶就欢快些会随风起舞,大一些的田会看见稻叶齐齐的向一边奔跑。梯田高高低低稻叶起起伏伏,村子有了一份尊贵与繁华。青蛙叫了一个夏天也安静了下来,万物都在秋风的催促中慢慢蛰伏。蝗虫也长的又大又壮硕,可它们不知有句谚语叫秋天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当然秋天也一些花会开,也有一些植物在生长。我们经常站在高处去望向整个村子的稻田,看颜色便知道哪些的稻谷应该收割了。枝繁叶茂本来是个好词,但这时候的稻谷就千万别用上枝繁叶茂。人有千般稻谷也一样,有些稻子就想体现它的与众不同,它的叶比其它都要茂盛和粗壮,但是拨开后会发现稻穗不饱满有的甚至是空的。虚有其表用在这里应该不错,可是谁又知道它们是不是也性格独立就想摇摇曳曳过此生呢。必须结出饱满的子那是农民的意思。天气晴朗的时候是欣赏稻田的最好时间,日出时霞光撒在稻田上薄薄的雾慢慢散开,傍晚日落西边常常顺手点燃一片片的云朵,它们叫火烧云。我们常常站在金黄的田野上看天边的火烧云,直到慢慢烧尽黑夜拉开帷幕。
秋收,稻谷成熟让人欣喜,但是得把它们收入粮仓才能踏实。所以一年中最忙最紧张得时间到了。一个村子的人开始忙活起来,大家相互帮忙着定下收割的日子,定好日子要上门去请这是农人的礼节。一个村子每天一般会有三四家人同时收割,每家男女老少出动每家怎么也有三四十人同时收割。那时候收稻谷工具就是一把镰刀,镰刀和割草的不同要长一些,刀片很窄上面全是细细锯齿是特制的,有一把好镰刀对于收稻谷的人很重要。稻谷并不是割了就收回家,而是将稻谷割下来留上一段高高的谷桩,将割下的稻穗从腰间系好。系好稻谷需要很专业的技巧,要把稻穗散开能很好通风和晾晒又必须系稳不能散掉速度还要快。小时侯我们常常看收稻谷入迷,行行有高手,有高手的地方就有对决。所以常常有村里几大高手比赛,只听到唰唰清脆声,割下的稻穗在它们手里一个反转,镰刀顺手钩住背后的谷桩一把稻穗就放的稳稳当当,这些动作一气呵成,速度极快像欣赏奇妙的舞蹈,稻穗应声而倒。这种比赛会带动整个收割的效率,大家会受鼓舞谁也不会吊儿郎当。在这场比赛中选手从十三岁到八十岁,小时没有十八岁成人一说,倒是有十八岁可以当爹了。一般小学毕业刚好十三岁,也不用考试直升农业大学实践系,教学严谨人人平等终生学习。稻穗割完人们转战第二家,割好的稻穗要在田里躺上两三天,等断了生收了水气才收回家,有时候天气不会稻穗把就会在田里躺很多很多天。我记得最长的躺一个多月,那一个月都秋雨绵绵的。所以趁着好天气抢收也是十分热烈的场面,收稻谷有一个特别的架子,用木头做的和人差不多高,靠背的地方用软软竹片编织这让背起来的时候能舒服些,再用两根背带套上,底上用两根棕绳兜着,后面绑一根长长的竹杆形成一个三角型,它有个名字叫锅架子,就是红军过草地背大铁锅的那种。收稻谷时将锅架子平放在田坎上,右手捡谷把放在左手腋窝下抱着,每次可以抱几十把,左手臂完全爆满之后,右手再抓上几把才上田坎把它横放在架子上,来回几次一颠一倒把架子堆的高高的,再将竹竿压下来膝盖跪在竹杆上,用全身的力气去将谷把紧紧的压实,以免在背的时候中途爆掉。装好后把架子立起来,人站在田里把架子背起来,谷草头被压在中间从后面就只看见一架子的谷穗。背的人弯着腰大颗大颗的汗水从黝黑的脸庞滴下来,稻穗给着沉重的脚步有节奏的晃着。山路弯弯田坎或高或低,每一步都用尽全力,粘着稀泥的腿上鼓着青筋。也有人把稻穗打成捆,用尖尖的扁担一头穿一捆挑回家,无论哪一种都是,粒粒皆辛苦、汗滴禾下土。
谷穗就这样一背一背,一挑一挑的收回家,收回家的稻穗会非常整齐的堆到堂屋里,堂屋空间很大谷穗堆到房梁上。因为白天要忙着替其他乡亲割稻穗,所以收回家的稻穗只能用晚上的时间或者下雨天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堂屋的角落架起一个木马,上面放一根很粗大的横木,晚上或者雨天,拿一大把稻穗甩开膀子打到很木上将稻子拍下来,一把稻穗要轮好多次才能拍干净,拍谷子时谷灰和尘土一起飞扬,鼻孔和脸都是黑黑的。谷子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母体,被拍过的稻草再打成捆,等待下一个流程。谷子被拍打下来会放进一个木制的风斗中,手摇里面的风叶断草和空壳被吹了粗来,一般吹两次谷子就留下了饱满的。干净饱满的稻子会被反复在院坝中晒,老人和孩子都要参与到晒稻谷的工作中,要吼着麻雀,要反复的翻。被晒的很干的稻谷会用箩筐装进家里粮仓中封藏。一年的口粮,在一淌淌的汗水中终于入了仓。剩下的稻草将进入下一个隆重的仪式打谷草,打谷草是对于孩子们像过节一样的好玩,和收割一样会来很多的人,从着些人里要先分工,要分两个人来用镰刀割散,再由两个人抱到打草场上,打草场是自己家的院子,来的人分成两组对立站着,每人自带着一个农具叫粮盖,粮盖是一根长一点竹竿和一根很硬的木棍,用棕绳套住,木棍头上有个脖子可以很灵活的转动。战场铺开,一边的人翻着粮盖往前打,对方的人集体往后退,这样你进我退的来来往,好战的人速度越来越快,又将干活变成一场酣战,新手们赶紧退下来,直到高手们战出胜负,噗噗的声音很是好听,比迪厅里还让人激动。稻草被捶打的很柔软。用稻草拧成长长的绳子把打好谷草打成捆,在牛棚附件栽一根高高的木头,打好捆的草被一层层的系到木头上堆成高高的草垛。草垛是牛的冬粮,整个冬天每天就从草垛上扯上一抱丢进牛槽里,牛一天都不停的嚼着,像是在嚼口香糖。吃进去谷草变成了牛粪做了明年的稻苗肥料。打谷草是欢快的,因为这个活不太重妇女较多,大家常常会开开玩笑,松松软软的草堆孩子们在里面打洞。也可能忙忙碌碌的一年,粮食入了仓心里也有了一份安定,打稻草是在庆祝这一年的丰收。
稻田恢复了宁静,落了叶的柿子树上挂着红红的灯笼。
打完草已是深秋了,风又凉了些,北风总带来斜斜的雨,山顶隐藏入层层云雾里,鸟儿站在树梢上嘀嘀咕咕,煤油灯光柔柔弱弱仍然照亮一个农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