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的核心目标在于协助企业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
在深入讨论B端产品的有效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思考问题存在的本质以及概览的观察下企业面临的不同种类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
我们先研究下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问题是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提出解决方案就是为了减少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减少差距常用的有两个方案:
方案一:理想状态迁就现实状态的妥协
理想状态向现实状态的妥协,这在无法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尽管这种妥协过程可能伴随着诸多辛酸,但受限于资源、环境变化以及计划执行力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妥协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方案二:现实状态向理想状态的迈进
如果资源、环境等各方面条件是充足的,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经营管理效率等方面,那么我们就有机会深入研究问题,设计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降低并弥合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异。
从现实状态A迈向理想状态B的过程往往并非一帆风顺。出发点是A,经过一系列方法可能达到的是中间状态C,这是问题被转移的阶段,也是一个新问题的产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谨慎思考和策划,以确保在转移问题的同时不引入新的复杂性。
企业会存在哪些问题
战略层面:
企业资源匮乏:
资源是企业运营的基础,若资源不足且难以解决,将不得不妥协,使得后续的战术和执行无从展开。
2. 战略定位不清晰:
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可能导致业务方向的不明确。由于资源有限,若公司只有一个业务方向,所有资源都可以用于该方向,问题不大。
在实际情况中,业务往往有多个发展方向。若企业战略定位不明确,各部门的努力方向将不一致,部门按照各自理解的业务方向争取资源,降低了公司的合力甚至可能引发内耗。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规划业务的架构,确保业务架构与公司当前阶段相匹配,每个阶段都能重新调整业务架构,以保持与实际情况的契合。
战术层面:
战术层是对战略层认知的进一步具象化,可从经营策略和管控模式两个方面分析。
1. 经营策略:
经营策略即企业的交易思路,包括客户定位、定价策略等。企业根据资源成本和风险评估,在不同市场行情下更改经营策略。
例如,某房产服务公司在一二线城市采取直营管理模式;而在三四线城市则采取代理商合作模式。两种模式的业务重点不同,承担的成本风险也不同。
2. 管控模式:
管控模式是公司的管理控制方式。
管理制度的设计是基于设计者在设计时考虑的场景,但随着企业发展,执行中会发现导致冲突的地方,如两个部门按照制度执行可能导致混乱。
因此,公司需要在明确经营策略、管控模式等基本方针后,梳理组织架构关系以进行优化,并明确人力资源计划,以确保上层策略的落地得到管理的绝对保障。
执行层面:
执行层更为具体,主要包括管理层和运营层两个方面。
1. 管理层: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老板无法直接管理所有人员和事务,因此需要建立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2. 运营层:
运营层包括具体业务流程、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等更加细节的规划,以便在实际运营中推进上层策略的落地。
B端产品经理能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
战略层和战术层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往往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量。这主要由掌握核心资源的领导层来决策。
执行层是在公司确定了经营方向的前提下,解决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乱和问题。产品经理可以协助解决企业在流程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通过有效的产品规划、设计和推进过程,优化和协调各项业务活动,从而提高公司运营的效率和整体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