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三尺讲台至今,我也算是一名老教师了。每天和学生打交道,我发现有很多老师眼中的“小事”,却是学生眼中的“大事”。
想想自己的工作历程,一直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对学生也是一视同仁,一心盼望他们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可是有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谈话:老师对xx是不公平的,本来xx同学成绩就差,老师还欺负他。当我听到这几句话时,真的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来评价我呢?我独自反省了半天,也找不出个原因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对学生很公平、很公正的老师,最后只好把那位说这些话的同学请来,我问她:“你觉得老师对xx同学公平吗?”她有点胆怯地说:“不公平。”再次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更难过了,自己怎样会有这样一个“罪名”呢?我只好问她:“你为什么说不公平呢?”她回答说:“我作业写得快,却一点作业都没有,xx作业写得慢,你要他把错题全部重做,还要写生字,默写古诗,那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完,根本就没有玩的时间了。”听了这段话,我简直哭笑不得。我对她说:“老师不是偏心,你没有作业,是因为你认真学习,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而xx同学却正好相反,你在学习时,他在玩,所以老师要教育他,帮他改正错误。”听了我的解释,她似乎明白了,这不是“偏心”。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其它学生中也有这样认为的吗?我认真地对自己进行再次反省,是啊,或许我应该让xx同学迟一些交作业,让他有一些活动的时间。也许我真的在无意中犯了一些细小错误,虽然我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可是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却留下了印迹。这在我是一件小事,但在学生看来却是“偏心”“不公平”的大事。
在平时讲解练习册等作业时,我会经常点一些明知不会的同学回答,这样可能让他们很难受,或者,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求他们说出结果,更要求说出原因,为此有些孩子结结巴巴,紧张得很,让他们感觉难堪了。
前一天,因为最近学生有些浮躁,我冲着全班学生发了很大的火,气他们不懂事,气他们不认真学习,气他们记不住我的忠告,第二天早上我就把发火的小事忘了。然而第二天早晨,当我来教室上课时,发现讲桌上有两张自制的小卡片,一点都不美的那种,上面画着什么也不太看得懂,但我从中看出来学生内心的忐忑不安,觉得他们气到了老师,小小的卡片包含着他们的歉意。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许多,在我们老师眼中也许是小事,对我们的孩子来讲却可能是大事,我们的学生很“多心”,都希望被欣赏、被疼爱,从学生的“多心”背后,我读到了学生是很注意老师细小言行的,很在意老师的评价,很渴望老师关心他、重视他、喜欢他。作为老师要注意教育教学中的细节,教学要落到细处,落到小处,经常与学生沟通,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小事”其实不小,只有处理好了教学中的“小事”,才能让学生更爱学习,才能让学生阳光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