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赋能新赶考 砺剑争锋向复兴

        理论之光照征途初心如磐担使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潮头回望,百年大党始终将理论武装视为安身立命之本、砥砺奋进之基。从延安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星火,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光辉篇章,真理之光穿越时空照亮前行之路。当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一程,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绝非权宜之计,而是关乎旗帜道路、关乎党心民心的战略工程。在浙江安吉余村,党员宣讲团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编成越剧小调,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贵州平塘“中国天眼”基地,科技工作者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这些生动实践印证着:理论武装绝非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中的指南。唯有把“六个必须坚持”转化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才能在新征程上书写不负时代的答卷。

        学思践悟强筋骨知行合一谱新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化理论武装,贵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构建“理论+实践”的立体化学习体系,让党员干部既做真理的“研究者”,更当实践的“探路者”。在江苏苏州,“行动支部”模式将理论学习搬到项目一线,党员带着问题学、奔着问题去,在解决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中彰显担当;在湖北武汉,“红色物业”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社区治理,老旧小区改造跑出加速度。这种知行合一的探索,正是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要警惕“学用两张皮”现象,避免把理论武装变成“材料武装”“会议武装”。应建立理论学习成效评估体系,既看笔记厚度,更看转化力度;既听口头汇报,更察实际成效,让创新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硬核力量”。

        党建领航开新局先锋破浪向未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上,深化理论武装必须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能。面对科技创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党员以“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意志突破封锁;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天地中,需要干部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深耕沃土;在改革深水区,需要党组织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涉险滩。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党员带领创业团队将“构建新发展格局”理念转化为数字经济新场景;雄安新区建设工地,临时党支部把“人民城市”理念融入每块砖瓦。这些实践启示我们:理论武装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唯有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在群众心中开花结果,才能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站在历史的坐标系上,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凝心铸魂的战略工程,是踔厉奋发的动力源泉。让我们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将真理之光转化为奋进之力,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书写新的史诗!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 哈拉哈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