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想了好久公众号名字,“陈子桓”这个名字是我行走江湖的符号,没太大意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是我公众号内涵的解释,这也是我的梦想,一份完完全全独属于自己的自由,这是我终生为之而奋斗的东西。来自于几年前看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书《一间自己的房间》。
稍微科普一下,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之一,女权运动先驱。一百年后的今天,女性的自我实现之路是否已经平坦无碍?现实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女性为自己争取权利的路还依然漫长。伍尔夫在一百年前振聋发聩的鼓与呼更具非同一般的意义。
我从小在外婆舅舅伯父家吃百家饭长大就有根深蒂固的寄人篱下之感,没有自由独立的空间。尤其有女儿后总有严重缺乏时间的紧迫感和焦虑感。即使丈夫足够尊重我,我也依然非常认同伍尔夫说的,女性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一个安放自己的空间,允许我们发呆、沮丧和悲伤,也允许我们思考、写作、创造。。。。
尤其作为妈妈我们需要忘记性别,忘记自己是一个女人。拿起书或纸笔,去阅读,去写作,去表达自我,去获得精神的自由。我的表达欲在越紧迫的关头越被逼得呼之欲出,自我要么沉沦死亡要么就此幸运诞生。是的,写作对我生命的意义是,我意识到现阶段的我必须拿起笔来,把写作当成一种自我的救赎。
在上周“心能源”生命探索节目里,我讲述自己战火纷飞、鸡犬不宁的原生家庭、和先生非常不顺利的恋爱历程以及孩子带给我的意识觉醒。也提到了目前最大的困扰是这几年生意做得不成功、负债二十多万,发展得很慢很艰难,我的事业发展到如今依然缺乏自信,我觉得目前为止我还是需要被疗愈。
我从小到大的愿望是拯救我父母,我穷其一生都在为此奋斗,看似我没做什么可是常常因为背负这个心愿精疲力尽。尤其我长年以来令我嫉妒的哥哥背负巨额债款突然入狱更令我压力巨大,更加不堪重负。我对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连自己现有家庭也不太稳定,只是多少场风波过去才稍微太平了点。场域中有个反馈的声音说:其实我真正需要拯救的是我自己,我父母是“我”投射出来的幻象。我反复回想着这个声音,渐渐把对父母的注意力收回来了许多,短短几天感觉轻松了不少。但是这只是逼我活出自己的真正开始。之所以迫切地渴求写作,还有上个月听陈海贤老师在直播间里说道:一个人不允许表达,就被剥夺了自我。
我意识到我从小到大被批评表达能力很差,不善言辞,是多么缺乏表达、倾诉的平台,是多么渴望被听见、被看见而又太残忍地被极度忽视啊。导致我成长过程中极度缺乏存在感,在幻想的极度自负和现实极度自卑的两个极端剧烈摇摆,疯疯癫癫,别人看我看不穿,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到底分裂出多少个互相矛盾、互相搏斗的不同的我。我如今总是思绪混乱,能量不能集中,大脑、身心缺乏整合。这的确是事实,老师也提醒我很重要的信息:我需要回到当下,当下即圆满。
伍尔夫还说:写下你想要写下的,那才是最紧要的;至于你写的东西会流传百世,还是过眼云烟,无人能定论……我希望你们能用书写的方式给自己挣到足够多的钱,去四处旅行,去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去看书、做梦或是在街头闲逛,让思考的钓线深深地沉到溪流中……如果你们想一想任何一位伟大的先辈,譬如萨福、紫式部、艾米莉·勃朗特,你们就会发现,她们既是继承者,也是开创者,她们之所以立足历史,正是因为女性自然而然就已养成了写作的习惯。是的,她说的这段是我能想到的理想生活。
对我而言,嘴巴如果不能畅所欲言的表达而只是用来吃饭,与动物无异。那我以手代口,开始胡言乱语也好,翻那些过往沉重的旧账也罢,还是憧憬幻想,都有可能会找到路径,通往我更确定的、想要去的未来。 目前开辟出这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可以喘息,自我抚慰,尽情撒野,独自狂欢,这是我生命里真正的快乐所在。尽管这很奢侈,但我一定值得拥有这种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