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十一前跟朋友闲聊,提到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这本书。
朋友老公说几年前给自家哥哥推荐,哥哥是一名警察,看完这本书仿佛变了一个人,自律坚持,每天跑步持续到现在。我心想,这本书竟这么大的魅力吗?它成功引发了我的兴趣。
前几天拿起它,打开了三天沉浸式看书模式。这本书解答了我内心的疑惑,它确实有着某种魔力,第一次体会到了对一本书爱不释手,并且这种感觉不错。
看完这本书想分享的内容着实有点多,就从以下三点来分享自己的感受。
02 人为什么活着?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正如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
王阳明先生活着意义或者价值是什么呢?
他自小就梦想成为圣人,目标可谓是非常明确的,他的一生都在追梦的路上。
王阳明先生1472年出生在浙江有学识的家庭,父亲是一位知名士族。拥有出色的天赋和学识,四岁之前就把爷爷经常诵读的经典烂熟于心。他活泼好动,有种让人上头的好奇心,对很多事情都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钻研心。
11岁时,就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或者意义是什么?老师被问得有点懵,那个年代,读书做大官就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老师也是如此答复他,他却不以为然,并表示:我以为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圣贤。老师显然也被他的想法逗笑了,摇头告诉他:孩子,你这第一等事可是太高了,哈哈。
11岁的答案给他一生定下了基调,成为了他一生的信念。
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又会有多少人能想明白?
贝多芬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爱因斯坦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收获什么,而在于付出了什么。
唐纳德说:人生的意义在找到自己,并将自己的天赋用于改变世界。
妹妹跟我分享过一段往事,有一天,她问妈妈:人为啥要活着?妈妈说:人活着就像鸡子啄食一样,忙忙碌碌一辈子。
我职业生涯中的其中一个公司合伙人,每年在年会上的年终祝福都是四个字:好好活着。那时候,他说了,我们听了,笑了,仅此而已。
这两年对这四个字有了更深的体会,尤其是自己去年生病之后,才发现: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好活着已经要拼尽全力了。
但无论如何,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都是一个值得终身努力的话题。可能需要很多时间,这个过程可能也会很痛苦,但它可以让我们走的更坚定、更踏实。
03 龙场悟道
过往历史中,凡是圣贤都会经历一番非比寻常的磨难。
摩西被流放无人沙漠,有了《摩西十诫》;
耶稣颠沛流离中悟得大道;
释迦摩尼放弃尊位,深入深山老林创建佛教。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但,也不是所有的逆境都能成就伟大。
王阳明先生是明朝中期的思想家,那个年代监人当道,太监刘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贪赃枉法、无恶不作。
当时的政治政治环境噤若寒蝉,大家都选择明哲保身,避之不及。唯独王阳明先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怀揣正义出场了,这是一场正气与邪气的较量,只因为良知告诉他,必须站出来。导致的结果是因此遭受厄运,被廷杖、被下狱、被贬职贵州。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正是因为被贬,成为王明阳先生的人生转折点,心学自此问世。
龙场位于贵州西北约八十里的修文县,偏僻多蛇虫、并且瘴气弥漫,让人看不到一丝希望。
面对如此窒息的环境,他没有因此消沉,反而玩起了艺术文雅,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同时开始静坐让自己静下来。彻底安静下来后,他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一个圣人处于我这样的环境下该如何做?
后来,他遍寻先人圣贤均无此遭遇,无从参考,但他意识到即使是圣人也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适应外部环境,当想明白这一点后,瞬间轻松了很多。
他开始重新审视朱熹的“格物致知”,却极为不满,身处荒蛮之地让他如何向外寻内心的安定?
此时,朱熹的“格物致知”和“圣人该如何”两个问题不断撞击着,他开始变得神魂颠倒,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来回转悠,时而又坐在空地上一动不动,当地的土著看到如此怪异的中原人,认为他是神经病。
两个问题的交织碰撞,反复的肯定与否定。终于有一天,答案像一幅清晰的画一样浮现在他眼前。这也是值得历史铭记的一刻,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横空出世了。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先生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他告诉我们:人人平等,谁也没有权利支配谁,这个世界如果有一个人拥有这项权利,那就是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04 事上练,三次践行
王阳明先生心学的思想体系除了:心即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事上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任何事情单纯思考,无论想的多周全,都会有漏洞。所以王阳明先生强调:事上练,做到真正的“炼心”。
第一次事上练的机会,是王阳明先生被举荐为江西巡抚,进行剿匪,他自小就有建功立业的梦想,怀揣梦想几十年,在梦想几乎要腐烂掉的时候,突然降临在自己身上,即便修炼至此,他依然是个凡人,手指还是不易察觉的颤抖了。
整个剿匪过程中,王阳明先生将心学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走寻常路,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取得剿匪的全盘胜利。
心学体系究竟如何,是纸上谈兵的空理论?还是可以真刀实枪的出结果?这次剿匪活动,是王阳明先生第一次给心学正名的绝好机会。
王阳明先生在军事上和行政上的才能也得以展现,他在军事上的过人之处如下:
不重形式,只重实质。之前的剿匪,动辄要调动大部队,场面甚为壮观,却无成效。而王阳明先生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即可。
以贼攻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时的王阳明看到问题的实质,用正规军跟躲猫猫的游击部队硬碰硬,就是一个笑话,无法达成剿匪的目的。只有了解山贼的人才能势如破竹,以毒攻毒。
心理战。这是王阳明先生最擅长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对方永远搞不清楚他的路数。
这些才能在之后平定宁王和广西动乱中,也都再次得以体现。正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也是教我们用心的一门学问。
如果我们知道是非善恶均在自己心中,就不用向外去求,如此一来,便有了确定的方向,事业上也好、生活中也罢,心不妄动,便可从容淡定。
定能生慧,能安于此境地,任何念头的产生,内心会本能的对其进行观察,进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知行合一》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看完这本书,我也进行了实践,结果真的超出预期。推荐有兴趣的朋友,真的要读一读,也欢迎读过的朋友来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