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写作的内容和形式(第三讲)

2021.11.20

接着昨天教育写作课前优秀老师的分享,课下又重新阅读了王晓娟老师鼓励老师坚持学习的两篇文章和薛丽娜老师的专业有思考深度的打卡总结。

1.教学实录

李镇西老师说教学实录的梳理,是老师成长更快的一种方式。前几天工作室的赵培丽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在全市上了一节作文课《学会记事》,课后我主动承担了整理课堂实录的任务,以便发到工作室公众号里,让更多老师借鉴学习。

我是边听边记录,再用讯飞输入法的语音功能去输入电脑上,花了一天的时间才整理好7000字左右的实录,收获也是蛮大的,赵老师机智的语言,应变的能力,通过梳理印象深刻。接下来我要去整理名家的课堂实录,用以品鉴和学习,学会整理自己的课堂实录,以便反思和提升。

李镇西老师已经是第3次重读陶行知,而我还没读过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最近工作室共读的书是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论集》540页的内容,读了一个月了,今天才读到90页,且读得不深刻,边读边忘,真应该像李镇西老师学习读书,他是一种地毯式的阅读,也就是把陶行知的专著都搜集重新去阅读,包括他的教育名篇、教育论集等。这样全方位立体的阅读定然能够对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和理解的更为透彻和深刻。

阅读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公众号上的文章《跟陶行知学写文章——重读陶行知》,更加对陶行知先生自然平实的教育思想所折服,“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多么质朴而又掷地有声地教育箴言,李镇西老师的深入解读更是让我们对这两位不装腔作势,不故弄玄虚,不生造词语,不凌空虚蹈的大教育家肃然起敬。是的,我们只需老老实实,诚诚恳恳,掏出一颗心,做真人,说真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教育论文

关于教育论文的写作,李镇西老师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一是源于对真实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也就是说所提出的观点必须是发自内心研究的,平时遇到的难题。一般的老师遇到难题都会埋怨苦恼,而真正有情怀的教师或者教育家,他们会把难题当作课题一样,研究总结规律,真正让孩子成人成才。

二是忠实于自己心灵和生活的本色。引用的再多,也是为了利用,如果能够悟出一分同样很有价值;三是从问题出发,用思考统帅,以事实说话,让数据发言;四是问题-思考-实践-结论,彼此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物是引用别人的观点,一定要有确凿的出处,也就是说引用时语言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六是行文朴实,语言准确。

3.教育书信

当我看到李镇西老师年轻时候低头俯身给学生写信的背景时,很受感动。那布满整张床上的书还有书桌上满满当当的书籍,无不显现出一位有教育情怀的老师的大爱。

李镇西老师用一封封饱含爱的书信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用心灵赢得心灵。我在聆听陈茂林先生的讲座《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中,印象深刻的就是陈老师所说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当每一个学生与我们的关系和谐美好时,那么我们就相当于拥有了一起教育孩子的真正的力量。

李镇西老师最打动我的,就是他给学生写信时都会事先打草稿,而且有保留书信的好习惯,还有的同学,上了高中甚至大学,还和他老师保持通信。李镇西老师说他当时被年轻的自己感动了!书信是李镇西老师送给孩子,送给教育最好的情书当有一天看到那些泛黄的纸张,或许我们就能够看到那一个个曾经灿烂的日子。书信是对那段时光最美好的定格。

4.教育文学

教育文学指的是包括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方面。李镇西老师曾经出版过《我的教育行走》一书,记录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与教育有关的诗,还有游记等。李镇西老师说这种教育文学是最好的练笔方式,这种练笔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推敲能力,同时这也是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的原因。

最后李镇西老师又提出了写作聚焦三个词:真实,严谨,准确。内容真实思考真实,情感真实,也就是自己写自己。写作是让心泉自然而然的流淌,阅读是让心灵自由自在的飞翔。

所谓严谨,就是不人云亦云。教育观念可以朴素的阐释,教育情感可以诗意的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的叙述,教育现象可以激情的评说。

教育就是人学,让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把自己雕刻成大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