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情是我们很多人也许都体验过的情感经历,也是很多人爱情的起点。有人心向往之,司马光的“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细腻的描写了这种情感体验。也有人不屑一顾,说一见钟情只是一见钟脸而已。那么有没有“好事者”秉承科学的态度,对一见钟情这种现象做一番研究呢?
吊桥实验
还真有人对一见钟情进行过研究,1974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唐纳德·达顿做了恋爱心理学史上的最为经典实验之一——吊桥实验。而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见钟情会不会发生,与这两个人没有关系不大,而与这两个人相遇的场景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分为两个场景,一个场景位于加拿大卡皮拉诺公园原始森林内最负盛名的卡皮拉诺吊桥。这座桥建于1889年,全长137米,高达70米,横跨波涛汹涌卡皮拉诺河。人走在桥上,与脚下的峡谷深壑仅隔着木板,在部分地方,木板还会延伸出桥面。吊桥的特点觉得了在桥上行走的人们始终是摇摇晃晃的,别说是恐高症患者,就算是胆子大的成年人,在桥上也会紧张到不行。而另一个场景,是距离皮拉诺公园不远的又宽又矮的普通石桥。
实验是这样,由达顿的一位漂亮性感的女助手在卡皮拉诺吊桥向每一位同意参与实验的单身男性展示同一张图片,并要求参与实验者立即根据图片的内容编一个简单的故事分享给她。讲完故事后,女助手给每一个参与者留下了她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事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与她联系。在完成这部分实验后,还是这位女助手,在普通石桥上拦下了数量相同的单身男性,给他们看了同样的照片,提出了同样编故事的要求,之后也留下了同样的电话号码。
事后,达顿对两组男性的回电数量进行了统计,发现在吊桥上的男性对这位美丽的女助手更感兴趣,他们对这位漂亮的女士投注了更多的热情,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而从这两组男性编出来的故事来看,石桥上遇到的男性编出的故事都平淡无奇、乏善可陈,而吊桥上的男性则充满了想象力,更多的充斥着亲密关系和性接触方面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见钟情并不只是一见“钟”脸,而更多的与相遇场景有关。
一见钟情只是一种化学反应的产物
在恋爱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内,爱情只是一种化学反应。更加令人难过的是,这种化学反应并不是发生在男女双方的,而只是仅仅在男生个体或女生个体自己身上的神经系统内部发生反应。多巴胺、催产素等神经递质都会在自己的身体内部作用于感受到爱情的人。本质上来讲,你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或者是一位英俊的帅哥,跟对方并没有什么关系,而只是TA和当时的场景诱发了你体内的化学反应而已。
化学反应都是可复现的,也就意味着一见钟情有时候并不是丘比特之箭,而是在提供反应材料,制造反应条件之后自然而然的产物而已。我们可以自行“设计”我们自己的一见钟情。
在吊桥实验中,女助手的美貌构成了第一个反应的要素,这是一方资源的展现。实际上,不仅仅是颜值,还可以是才华、性格,甚至是金钱、地位、荣誉,或者仅仅只是一个背影、一个回眸,双方至少有一方展现了自己的资源和价值,才能构成进一步反应的基础。第二个反应要素是双方的交集,女助手要求过往的单身男性编造一个故事,并留下了电话号码,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的想象空间。有了这两个反应的材料,还需要一个反应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能够激活情绪情感的邂逅场景,而卡皮拉诺吊桥就是这样一个场景。有了资源的展示和双方的交集,就好比有了干柴和氧气,还需要一个点燃的条件,这样干柴才会燃起烈火。这下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校运会、校文艺汇演、军训等场景都会促成一对又一对的情侣了,对方也许没有这么好,这是在当时的场景之下,在那一瞬间让我们觉得TA就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男生,最完美的女生。
一见钟情的本质
回头再仔细观察,一见钟情的反应材料也着实比较简单,爱上一个人何其容易。而本质上来看,一见钟情只是一种“场景误读”罢了,人对自己当时的感受的记忆比所有知识都持久。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是什么让我们高兴、紧张、兴奋甚至是恐惧,而特别容易将这些感受的诱因“强加”在一个异性的第三方上,尤其是当时正在与异性互动的时候。事实上激发情感跳跃的可能只是酒精、音乐、运动、困难、赞许等等,而你却把这些因素带来的情感归功于一起参与活动的那个人,让你感觉到一见钟情,而时间长了就会有“原来你是这种人”的感叹,很有可能是累觉不爱,爱情的烈焰会把双方烧的遍体鳞伤。
我们可以通过一见钟情遇见爱情,但体内多巴胺消退、化学反应结束之后,我们难免会进入相看两厌的窘境。只有勇敢的跳出感情的舒适区,全方位的提高自己,多角度的了解对方,才能够看清楚这场一见钟情“钟”的是不是只是场景,对方是不是我想要的人,最后才能够收获“钟情、生意、倾心、爱你一生”的稳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