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散文课》第二讲《叙事》学习笔记之二
一、叙述者解构
解构,就是分解、裂变,原有的结构分解为一个新的结构。解构是后现代艺术家喜欢使用的一个词,现在已普遍使用。
第一重解构,是单数解构为复数,我解构为我们,这是最常用的。
第二重解构,是第三人称解构为第一人称。在此书中作者列举了欧阳修的《秋声赋》的例子: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上文中的“欧阳子”是第三人称,“予”是第一人称,“童子”是第三人称。叙述者由开始的第三人称“欧阳子”转为第一人称“予”,然后又由第一人称“予”转为第三人称“童子”,让叙述不呆板,叙述者十分活泼。这是古人的写法。
再看三毛的《秋恋》,我在百度上搜索并阅读了这篇文章。文章前面几段都是第三人称“她”,而到了结尾,“她”变成了“我”,叙述者从第三人称解构为第一人称。
由此可见,叙述者解构,古人在用,今人也在用。
书中还列举了一种解构的做法,就是第二人称解构为第一人称。关于这种做法,作者在书中以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一文为例。据统计,该文共用了55个“你”,同时又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我们。文中的叙述者在你、我与我们之间相互扭动、反转、变化。
徐志摩之所以这么用是有其原因的,其中的写作背景是重要因素,但最最关键的还是徐志摩的写作技巧。本书作者王彬老师在书中有详细的讲述,这里再现呈现。
王彬老师提醒读者,写散文千万不要马虎,话说完就完了,我笔写我心没错,但要有技术含量。
叙述者也可解构为作者。王彬老师在书中列举了老舍的散文《旅行》。文中多次出现作者老舍的名字,老舍从作者变成了文中的人物。
其实,作者把自己写进散文里的还有一些名家,比如欧阳修、欧阳子;苏轼、苏子。余光中在《鬼雨》一文中也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了文章中。
不过,叙述者人称的转变,是根据作者的情绪进行变化的。写散文时,我们就要把人称问题弄清楚,再写散文,再搞创作,好多问题应付简单了。
简而言之,我们写散文,首先要把叙述者的形态梳理清楚,其次把叙述者的变化梳理清楚,这样我们的散文就可能会写得更好一点,更精致一点,读者读起来更舒服一点。
二、叙述语与转述语
叙述语就是叙述者的叙述,转述语就是人物对话。小说与散文从文体而言,不过就是叙述语与转述语的组合。
叙述语就是叙述者叙述的语言。
转述语有四种基本形式和一种亚自由直接话语,一共五种形式。
散文的主体语是叙述语,转述语融入叙述语中。因此,散文是以叙述语为主体的文体。小说则是叙述语加转述语的文体,且以转述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