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内的老房子小姐楼,是张爱玲祖父祖母诗酒风流的地方,在《对照记》中,张爱玲对小姐楼有很精彩的描述:
“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满的了,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
灭太平天国后,许多闲散的文武官员都在南京定居,包括我未来的外公家。大概劫后天京的房地产比较便宜。”“我姑姑对于过去就只留恋那园子,她记得一听说桃花或者杏花开了,她母亲就扶着女佣的肩膀去看——”在南京这所带花园的大房子里。
祖父母两人老夫少妻,感情却非常好。两人异常浪漫,不但合写了一本食谱,还合著了一部武侠小说,可谓真正的“诗酒风流”。
直至张佩纶50多岁因病去世,张爱玲祖母便一直在这所小姐楼里孀居,直到47岁终老。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廷清流派的代表人物,官居清廷御史时,曾经攻击李鸿章议和。中法战争爆发后,他力主抗击法军,结果在福建马尾被法军打败。
《清史稿》记载,“李鸿章不念旧恶,以女妻之”,原因有可能是为了延揽人才,也可能是因为张佩纶得到了其女的垂青。
后来,张佩纶为了迎娶李鸿章千金,不惜重金买下了江南提督张云翼所建的张侯府,两人入住其中。写诗作赋,琴瑟和鸣。
当时的建筑主要有三幢,呈品字形分布,南侧一幢似为主楼,东西两楼各连着一个花园。张佩纶还特别将东楼命名为“绣花楼”,专为李菊耦居住,后人习惯称之为“小姐楼”。
张佩纶对李小姐疼爱有加,他们之间的爱情算得上一段美满姻缘——当时张佩纶因打了败仗,被发配到张家口,李鸿章恰在此时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当时张佩纶41岁,李菊耦22岁,两人相差19岁。
曾朴在《孽海花》中说,李夫人赵继莲认为女儿才貌双全,将她嫁给一个大一轮的囚犯,她死活不肯,指着李鸿章的鼻子骂道:“你这个老糊涂虫,你老糊涂啦?”一连几天哭着闹着不肯认这门亲。李鸿章被闹得没办法,只好说:“那不听你的,也不听我的,我们听听女儿的意见,好不好?”
李菊耦先是不肯开口,可能是不好意思,后来粉面含羞期期艾艾地说:“既然爹爹已经将小女许配给他,就算女儿不愿也不能改悔,何况以爹爹的眼力看人,那必然不会看走眼的。”既然女儿这样说,李夫人纵然一肚子意见,却也无奈。
她姑姑曾替她母亲不平,叹道:“这老爹爹也真是──!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比她大二十来岁的做填房,一个嫁给比她小六岁的,一辈子嫌她老。”
古代儿女婚姻全听从父母之命,在女儿眼里,父亲一生阅人无数,官至一品,他看人的眼力自然是错不了的。
张爱玲一向崇尚爱情第一,她对祖父祖母的爱情自然十分欣赏,晚年出版《对照记》,共收入照片54幅,有很多幅就是她祖父祖母的照片,她在书中配文说:
“——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
张爱玲是李鸿章的重外孙女。
这个喊着"出名要趁早"的上海赫赫有名的一代才女,凭一支妙笔,满腔才华,在民国乱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临水照花写尽人生悲欢,半世流离看尽俗世冷暖。
父母在她年少离异,姑姑直至晚年才等到自己的姻缘,她自己与胡兰成一段孽缘痴缠一生,弟弟张子静终生未婚。因此,她说祖父母的爱情是最圆满的。
张爱玲提到祖父母乃至李鸿章对她的影响说:
“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也仅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