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 裴宇欣
尊敬的史铁生先生:
您好!史铁生先生,我是您《史铁生精选集》的一名读者。
很高兴,能与这本书接触。说实话,大概因为年龄的差异,这本书我不大读的懂,但是我认为读书之趣便在这里,因为读不懂,所以好奇心才会驱使你去探索这本书,因为读不懂,才要努力去读,这样读一本书的时间便长了许多。因为把这本书读懂了,所以才会去细细品味这本书,便又多了几分韵味!如若一本书通俗易懂,那么读他的意义何在?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吧。
我认为您是一个直肠子的人,有什么就写什么,书中语言朴素。不知道有没有说对呢?书中所描写的年代,显然与我不是同一个年代。但是细细品味起来,好似并无年代差距,毫无违和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那贫苦的农民,还有队长在清明节那天,在您生病时送来的一碗白馍,文章中写到:家家都要蒸白馍,再穷也要蒸几个。说明这个地方十分的传统,注重礼节。也充分说明了您与清平湾的这些村民感情深厚。可不可以说您的人缘很好啊,所以您肯定很好。虽然与您素未谋面,但隔着纸与笔总能感到一股亲切感。现在的年代来看,我都该叫您爷爷了吧,怪不得很亲切呢!
您,史铁生,从小便看透社会。文笔总是忧伤的,每一篇小数都有独特的结构,绝无重复。散文流畅着朴素的温情,早期单纯的近于童谣,晚近侧像平静的祈祷,在痛苦中升华宁静。
我还有一点小小的建议,能不能少一些方言呢?可以把注释换成方言。虽说略微看不懂,但您的语言风格,也是个性化的。融合了书面语言和北京地区的民间口语,偶尔有些陕北方言。由此带来幽默的效果,使朴素的文字具有独特的韵致。
史铁生先生,再见!
祝:XXXX
您的读者:XX
2017年5月30日星期二晚
编者语:
师生共读书目:《史铁生精选集》
作者:史铁生
内容简介:六十年了,清平湾的每一寸黄土地都清楚,他站在崖畔上,或者坐在那儿,默默地长久地面对群山,可供选择的仅仅是,一种死法可以上天堂,另一种死法可以下地狱,记信人的命就像这根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公鹿角的斗声像众神的纵情舞步,时而稍停时而爆发,开天辟地。
史铁生一向被称为“笑看生死的史铁生”。而他为什么能做到笑看生死,恐怕只有史铁生本人能回答出来吧?可是,他已经不在了。记得他曾经说过:苦难不是个好东西,而当苦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正视苦难才是一种勇气。在《大秦帝国》这本书中秦孝文王也对异人谈过怎么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大致说: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如果不能很好地消解,那么在日后个人经历中将会给本人带来巨大的羁绊,甚至是会使人性格暴戾(变态),只有那些心胸宽广,走过苦难的人才会成为“天将降大任的人”。如今的孩子于苦难的认识太浅显了,尝试引导他们。于是读书,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