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24.
“一校一品”活动终于结束,孩子们终于可以每天正常上课,并且不用暴晒于操场上了。无奈有一天,笑笑跟我说她们准备开始练习扇子了。
舞蹈练习都是在学校进行,我知道这次小孩参加得有些不情不愿,但没想到她还真敢跟老师说她不想跳了。听说老师当时耐心细致地跟她说,这是她们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演出,一上五年级这样的活动就再没有了,要珍惜这一次机会云云。
笑笑被老师的话鼓动,挑了两把最美的粉色扇子,转身就投入到火热的排练中去了。可惜好景不长,有一天小孩垂头丧气地回家,沉默半晌终于跟我说,“我被刷掉了,可以不练扇子舞了。”我急忙追问细节,小孩说老师把大家集合在一起,点了一些人的名字,然后告诉其他人,可以回教室上课去了。于是她就是可怜巴巴地回教室了。
我拍手说,这回终于可以不跳了,这不是你期望的吗?为啥好像情绪还挺低落,应该高兴才对。小孩有些愤愤:“可是上次,老师已经把我的心说动了呀!我那么认真跳,结果还被刷掉,还不如我上次就不参加了!”
我搂搂她的肩,告诉她老师肯定有自己的考虑,说她的动作可能不符合老师的标准,不跳也罢,正好可以好好上课。
我们家没啥主见的小孩被我三言两语哄好,竟然在某天放学时满脸自豪地说,在她们练舞的那几节课,她背会了新学的单词,又写完了几项作业。我露出慈母的微笑,不断说,你看看,这多好呀。
事情总会一波三折,我家小朋友没回家,说是她又被选跳扇子舞了,因为表演时间逼近,所以时间紧任务重,直接追着领舞的小同学回家学动作去了。小孩有个最大能耐就是记动作记得得快,好在其间再无事,安稳地耍了几天扇子。
这周五下午放学,小孩又撅着嘴不高兴。我问了半天,终于知道影响她情绪的原因还是扇子舞。这回,她的舞蹈站位从第二排最中间被调到边边上。我很无奈地重新审视这件事,因为它的确耗费了小孩太多的精力与心力。
我问:“站边边上又能怎样?”
“不能让所有人都看到我。”她答。
我说:“可是不管你站在哪里,爸爸妈妈看到的都是你。”
“可看节目的人不只是你们。”小孩撅着嘴。
“别人看到你,说你跳得好又能怎样?”我问。
“会说我好,夸我表情好,动作美。”她答。
“然后呢?也许他们今生只会看到一次你的表演,他们不过是你人生的过客。他们说完‘真好’之后就会把你忘记,而爸爸妈妈不同,所以你站在哪里都一样。”
“可我不服气!就是因为我长得不如她好看,笑得不如她甜,就把我调到一边。为什么不看动作?不看基本功?”她的语调突然变得高昂。
“对,正因为你的动作不够完美,基本功不够扎实,所以轮不到领舞的位置,不能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你本来在这个舞蹈中就无足轻重,所以能换就被换,能刷就被刷。与其在这里生气,还不如苦练功夫,变得不可取代。”
“谁排舞都把我放在一边儿,看来我真的太笨了,太丑了,太没有舞蹈天赋了。”小孩像个泄了气的小皮球。
“也不全是这样,你记动作记得快,动作也做得中规中矩,没啥大毛病。而且你也领过舞,你忘了吗?”我问。
“也对,不过……”她想辩白,又好像没啥可说的了。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群舞吗?队伍不断变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与动作,这才是群舞的魅力所在。没有你,三角形正方形都少了一小块;没有你,波浪起伏也少了一个节拍。妈妈喜欢的很多演员,黄渤、周星驰都是从龙套演起,如果他们当初被分到配角就怨天尤人,那会有今天的成就?”
“周星驰跑过龙套?”
“那当然,这周末我领你看看《喜剧之王》,你就懂了。那个喜欢手磨咖啡的苏大强,角色的扮演者也没演过多少主角,但他站在那里,就会让他的角色熠熠生辉,这是怎样的功夫?”
“嗯嗯,苏大强演得确实好。‘我的菜根花宝贝儿’,哈哈哈!”小孩儿学着苏大强,没心没肺地笑起来。
“我有一件六·一礼物,要不今天提前送出?”我神秘地看一眼角落里没拆封的快递。
“快快快,我想看看!是什么礼物呢?”小孩儿过来蹭蹭我。
我们一起拆出侦探皮卡丘,小孩儿激动地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我终于拥有自己的爱可萌了!”她乐颠颠地学着电影里的“皮卡皮卡皮卡丘”,抱着她的爱可萌又在屋子里转圈圈了。
我为我的孩子如此好哄而庆幸,不知道我说了那么多,她到底听懂了多少又记住了多少,反正看到她开心,我就也很高兴。人生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哪有那么多c位与夸赞,哪有那么多陌生人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我只希望你受了委屈能想到唠唠叨叨的妈妈,能见到萌宠就瞬间忘记所有不愉快。
“皮卡皮卡皮卡丘……”虽然我家娃娃这种傻样和念叨有时神烦,但我也乐得开心。
2019.5.29.
昨天,艺术节表演结束,演出的相片慢慢在群里出现。我看着小孩儿灿烂的笑容,卖力的表演,突然觉得其实没必要跟她讲那么多大道理,她所谓的不开心,不过是想跟我撒撒娇罢了。也许她需要的不过是让我抱抱她,说她是最棒的小孩儿。
我俩捧着手机看直播,她兴奋地指着屏幕,“看看看,我在这儿!”“妈妈快看,我又跑到这里了。”“唉,我就是个举着扇子跑场子的。”“哼,我就知道,你根本找不见哪个是我!”
更荒谬的是,我随手打开一个视频,红扇,红黄舞衣,音乐里也有“少年强则国强”。我和笑笑找了很久,笑笑说,“奇怪了,怎么没我?”最后才发现点错了学校,舞是一样的舞,而舞者却不同。我俩哈哈哈地笑作一团,小孩嘲笑起我来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晚上,西安的朋友给我发来几张图,同样的红扇,红黄舞衣,同样的动作……留言:你们的服装全球统一定制的吗?
果然,红扇少年强才是王道。
为娘的才不管舞蹈是否山寨、扒活,老母亲只愿天下所有的娃都能开开心心地演出去,平平安安地回家来。
絮絮叨叨许久,算作今年的六·一又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