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我有很多困惑:读书不少,却一句也不会使用,听别人谈话时将名家观点信手拈来,暗地里佩服。自己却茫然不知人家怎么做到的。
合上书,似乎记得看过的东西,有触动或是觉得充实,但什么也说不出;过一段时间再翻开,整本书如同初见——这种感觉并不美好。
《超级阅读术》帮我解决很多关于阅读的迷惑之处。
一、设定读书目的
设定读书目的,即是假设“要将现在所读的内容明天介绍给某某人听。”
这是为提高速读能力提出的建议,但是我打算用来提高读书的整理能力和逻辑能力。
理财达人三公子曾分享过她是如何锻炼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向他人复述,将看的书或是电影讲给别人听,别人听明白了就达到目标。
李笑来老师也说过用自己的话说书中的内容,就意味着读懂了。
不只是读书,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或是写下来——做一次加工,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按照金字塔学习理论,教别人和演练一遍能记住的东西要比阅读 的方式记住地多百分之七、八十。
学到东西不吝教他人,这不只是德行问题,关系到能不能学到更多东西。读过的书或是听的讲座尽可能把重点说给人听。
二、三段引用法
读书时,选择喜欢的三个篇幅,无论是一行还是两行都可以。在和别人交谈时或写散文写日记时进行引用。
在书中选择受触动、有帮助或是喜欢的部分,写一写自己当时的想法,以后如何用来指导生活实际,或是喜欢的原因。
此刻,写这篇读书笔记正是做这件事。
以前,我走入一个误区——喜欢的太多。自己的层次有限,觉得哪句都比自己水平高,都值得再读和吸收。
导致,一本书中折角太多,划线太多,想要做笔记的内容太多……然后,这真是好大的负担——太麻烦了,索性不记了。
因为贪多,消化不动,一个吸收不了。到书中去寻找最精华的内容,两三个句子或段落,顶多四五处,能引用能内化就很好。
作者很体贴地说:谈论时只需说出关键词和大致内容就可以,无需原文引用。
三、输出为前提
以输出为前提的读书方法。爱好历史的人,只沉溺在自己的兴趣中,不会将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知识用于兴趣之外的事情上。
就这样将自己封闭在读书的世界里,未免太可惜了。
以往,我伸手拿本书,只是打发时间;后来刻意买一个种类的书籍,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
但,从没想过要把独到的东西整理并输出。
我的打算是,在喜欢的领域里多读多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方式写出来,有自己的解读和感悟。但凡读书都是带着实践和提升自己的目的,并且将学到的知识理念写出来。
四、涉猎广泛
读书时你不能只读自己喜欢的种类、擅长的种类,需要通过阅读各种领域的书籍来养成整体把握事物的能力。
以前,我的读书停留在需要的种类上,对其他书籍不甚感兴趣。
买的书很多,但种类单一,读来读去都是一种思维,平日里偶尔看篇励志文都能和所读的书联系在一起。甚至,单位领导开会时,听到关于这一领域的片言只语,或是能联系上的地方,大脑都很兴奋。
在这一方面确实提高很快,不过,修正这种单调的思维方式,却用了很长时间。
目前对自己的要求是既有主题阅读,还要广泛阅读。
五、啃读新概念
读书的意义并不停留在单纯吸收各种知识上,也是为了吸收新的概念。
当你遇到新概念时,吸收它并使用它。
一直以来,我更喜欢读事例,对于概念都是敬而远之。看来得改改这个毛病了。不然,永远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遇到新概念,不要瞄一眼就放过它,此时要做的是多思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还可以用在哪里?可以解释我经历的或是在书上看到的哪些事儿?
来看看李叫兽的做法:
我在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
“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这句话如此简单,1秒就能看完,但是用这种方法,即使看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
书上可能会对理论举例说明,但是那仅仅是别人使用理论解释现象,并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论来解释现象。
所以我在看书或者接触任意一种信息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总是问自己: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还有呢?还有呢?(一般要找到5个以上)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建立联系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大。
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
读书,并不意味着翻着看完所有的页码就万事大吉,也不只是看字,“哦,读懂了。”更重要的是与生活联系,与知识联系,做大量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