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上翻到一本书,一本解了我很多疑惑的很熟悉的一本书。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因为这本书的出现,才让我觉得看书是一件有助于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的一件事。可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有点黄金屋,千钟粟的感觉。
可以说从这本书之后,我再没发现能同此本书给我影响这么大的一本书,再也没有。以后看到的书无法与我的内心产生共鸣,让我觉得字字珠玑。
好久都没有被一本书给震撼到,给感动到了,这是我的损失。但是发现一本好书就跟那认识到一个有趣的灵魂一样难得,需要很多非人为不可控的原因。而这里,戳到了我另一个兴趣点,就是主动与被动。
其实我也不知道是该去主动出击,创造更多的可能会发生故事的温床,还是该守株待兔,坐等故事砸中。两者都有成功的案例,而且都是走得通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选,就在我在两者之间难以抉择的时候,我的天性帮我选择了,就是守株待兔,相比于主动出击,我更偏向于坐等发生。我感受得到自己的冲突,天性告诉我坐等是安全的,不用去冒险,把一切的一切付之于命运,让我对命运要绝对服从。但是理性却告诉我,这样的坐等只会小概率的发生,告诉我要去主动出击,去看一看,去试一试,可能会多一点发生故事的概率。
而现在显然是理性被压抑着,天性在肆无忌惮的撒着泼,理性被压抑肯定心里是不爽的,但是却总是一个敢怒不敢言的主。我痛恨自己的懦弱,却也同样爱着这懦弱,正是如此,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取舍了。于是就这样绵着,拖着,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今早上看到这本书,看到里面一些熟悉的言论,才明白过来。如果今天不看到,我想自己就快忘了。
这些天我一直想的就是如何规避危险,以至于连一些美好的东西也一同给摒弃掉,想着做一个静人,这样就不会有痛苦了。但我今天又看到了那句熟悉的话,苦难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特殊而不存在,救赎不是一条路,而是精神的恒途。
这些天自己就是忽略苦难是人生的永恒,你不接受苦难的存在,就无法与苦难正视,那更别提战斗了。当自己明白苦难是逃不掉的,那么心里就开始舒坦起来。东躲西藏的也是终是躲不掉的,最后还把自己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
看见苦难的永恒,是领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