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西湖参观了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获颇丰。为了更好地传播“茶”文化,分两篇分享我的所见所感,上篇主要介绍茶的发展历程。
茶的发展
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但经考证,茶是经历了“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的功能演变之后,才被当作饮品。几千年来,改朝易代时有发生,茶却未曾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在“茶”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主要有三股力量在推动:上有天子,中有文人雅士,下有民间百姓。下面便从这三股力量入手,来一窥茶之发展历程。
“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风吹草堰”,饮茶之风亦然。天子当中,有三个对茶的发展影响颇深,他们分别是:炎帝神农氏、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先说炎帝,上古史好把农业、植物相关的发现都归功于神农氏,以添些许神秘色彩,茶也不例外。是故,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相传,神农氏以釜锅煮水于野,适逢片叶入锅,煮少顷,色微黄,入喉生津,提神醒脑,后人遂煮之以饮。从此,茶便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再说赵佶,徽宗执政水平不加评述,但作为艺术家,他是很出色的。尤其对茶的发展,贡献极为巨大。据记载,徽宗精于茶艺,尝为下臣点茶相饮,且著有《大观茶论》。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一时间,宫廷嗜茶之风盛行,且传及民间。那时茶叶,绝大部分“蒸而饼之,蒸而团之”。由于工艺讲究,所以资源投入甚大,极为奢侈。而且民间“斗茶”之风横行,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碾团茶、饼茶为粉末,轮流烹煮,饮用时连茶粉带水一起喝下,之后相互品评,以分高下。正是这一时期,顶层统治者的喜好,直接推动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使茶文化登上了极尊显的圣坛。然而,到了明太祖时期,朱元璋自底层起家,深谙民间疾苦,便下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在他的统治时期,茶艺从浮夸走向了简约。由此,造成了两大深远影响,一是唐宋的繁复茶艺不复存在,仅留日本一支独脉;二是中国大地斗茶之风一扫而去,社会风气转向平实朴素。
文人雅士,或求茶道,或著书立说,或寓本性于茶,极大地丰富了茶的文化底蕴及内涵,且以唐、宋、明最为显著。
大唐时期,国力鼎盛,于文化取兼容并包之胸襟,儒释道三教相互竞争、相互融洽、共同发展。僧人们以茶供祖、以茶释经、以茶养生、办茶会、写茶诗并精心研究制茶枝术,大大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茶圣陆羽,将儒学与佛学的感悟融入到对茶的理解,撰写了开宗立说的茶学专著《茶经》,系统地讲述了茶叶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和饮茶技艺,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这本书最有趣的一个贡献是发明了“茶”字。因为自上古始,茶有许多异形同意字,比如“荼”“茗”“荈”“诧”“选”,带来诸多不便。陆羽大笔一挥,将“荼”去掉了一横,固定了“茶的音、形、义”;陆羽还有一首诗非常有名“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从中可窥见其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醉情山水自然的洒脱之情。茶仙卢仝,对茶研究亦深,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流传千古。其中最有名的几句被摘为《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日本广受传颂,被认为是日本茶道的基础。
到了宋朝,文士众多,有两位于茶亦不得不提,朱熹与蔡襄。理学大家朱熹在武夷山这个产茶重地,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他认为“茶”不重虚华,中和清俭,便将儒家最高道德——中庸之德赋予了建茶。书法大师蔡襄,对茶的贡献也颇大。其在建州任官时,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茶饼上印有龙纹),并著有《茶录》一书,被认为是继《茶经》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论茶专著。
时钟拨到明朝,此时崇尚简约朴素之风,文人雅士也逐渐将茶之重心从造型与茶艺上转移到了饮茶的心性与环境上。嗜茶的文士们如文徽明、唐寅、徐渭,便伺机开创了“文士茶”的新局面。与前人相比,他们更加强调品茶时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情趣的营造,这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画作中高士们或于山间清泉之侧抚琴烹茶,泉声、风声、琴声,与壶中汤沸之声融为一体;或于草亭之中相对品茗;或独对青山苍峦,目送江水滔滔。茶一旦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就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而成了人们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媒介。
上有天子引领风气,中有文人寓茶品德,但若百姓对茶没有需求,则茶便只是阳春白雪罢了。茶之所以能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是因为茶已然成为了你我、民族、国家之间沟通的媒介,离了它便就少了些味道。
时至今日,欢迎客人时我们仍会说“喝点茶吧”,送礼时也会精心挑选一些茶叶相赠,最有趣的是中国东西南北的茶风格各异却独具魅力,亦是你我沟通关系的好媒介。中国被茶气熏得最盛的“东有杭州,西有成都,南有潮汕,北有北京”,在这些地方我都亲身感受过茶的气氛。杭州茶求一个“雅”字,饮茶之所或有精致的木椅雕花,或有那雨雾沾湿的娇嫩吊兰,耳边听着《牡丹亭》,常于不经意间,于茶中品出这江南的味道来。成都茶但得一个“俗”字,然大俗即大雅。大树阴处、凉棚底下、城墙脚边,只要摆上桌凳,便能喝茶。有时三五好友相约,打牌下棋看川剧,若是杯子干了,手持长嘴茶壶的茶博士“惊鸿一舞”,茶水便满了。南方潮汕茶则讲求“道”,一碗“功夫茶”从泉水、炭火到茶具、茶叶都有实打实的讲究。经过十几道工序拿到手上的茶,早已经不再是普通的饮品,而是蕴含了潮汕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而老北京人儿的茶喝的就是那个“味”儿,既有极尽风雅的品饮,也有世俗却不失可爱的日常喝茶。一盖碗茉莉花茶,一点小茶点,一段抖着京味儿包袱的相声,构成了北京城独有的茶气质。
茶于民族交流之间,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便是“茶马古道”。这古道是指唐宋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一片片小小的茶叶,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亦联结了民族之间的兄弟情谊。
茶叶,作为中国的象征,在国际交往贸易中也起到了难以磨灭的作用,收获了重要货物的同时,也在世界上传播了中国的文化魅力。陆地丝绸之路,我们用茶叶、瓷器、丝绸等产物换来了大量的蔬菜,水果,香料,珠宝,奇珍,异兽等。单是这些蔬菜水果,就为我们的生活贡献了诸多美味。海上丝绸之路,则在世界上掀起了饮茶之风,茶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从生活方式到思维理念对许多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元12世纪,日本僧人到中国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此后经过长期的本土化,最终形成独特的日本茶道。17世纪初,荷兰率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茶叶输入欧洲,开始推行饮茶之风。18、19世纪,茶叶在英国开始由奢侈品转变为大众饮品,饮茶也成为英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趣的是英文中茶的“Tea”也是来自中国,因为明朝时福建的泉、漳、厦是茶叶重要出口市场,福建人方言管茶读“贴”音。西洋商人用英语写出来便为Tea,只是随着英语读音的发展,现代英文发“悌”音,如果到爱尔兰会发现他们仍然保持古式发音,即“贴”。
茶的发展历程充满趣味,让我们也忍不住想赶紧去泡一壶。但在这之前,作为非专业人士了解一些茶的分类、品评、冲泡小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下一篇我会从这几个方面继续分享我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