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我们怎样才能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无论在哪个领域中,都会有这样两种人,一种就是泛泛之辈,虽然在他所在的领域里有一定的专业程度,但是在这之后就开始停滞不前了,进步也就随之停止。另一种人就就是我们的所谓的“大师”和“高手”,他们通常都处在高度竞争的环境里面,并且可以利用自身的能力,不断的在引领这个领域进步。

首先,大家可能听说过所谓的“一万小时法则”,这个法则可以所示成败都在“一万”上面,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一万个小时”是一个很好记得整数,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明确的数值让这个法则被大家所熟识,所了解。然后许多人因此相信只要我努力的联系一万个小时,我就能成为高手!这个讲真,的确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希望。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会说“我的天哪,要这么久,要1万个小时才能变成高手哦…那还是算了吧!”其实有些人往往没有了解这个法则背后更加深沉的一层原理,也就是刻意练习。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已经花了超过一万个小时,但是还是显得很业余,很low的人。很多人其实都已经无形中都花了超过一万个小时的时间在某一件事情上。但是就算这个样子,还是永远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还是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喽喽。这个原因就在于,这样子的练习,并不是所谓的刻意练习,这个对于技术的进步真的是毫无意义。我们可以借用安德斯《刻意练习》里的说法,把这种练习法称之为天真练习法。这种练习能够让你学会某一样事情,但是他无法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更不用说成为一名所谓的高手了。

常见的天真练习法:怎样才能成为ps大神?那就每天疯狂的用ps去做,去看教程啊!怎样才能提高数学成绩?疯狂解题就好了啊!有没有发现,无论我们面临什么问题,我们的自觉都是依靠这种练习法去突破,但是结果往往是,考试永远都是低空飘过,ps也就比新手稍微好这么一丢丢。这个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刻意练习”产生的结果。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培养刻意练习呢?

刻意练习首先需要我们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更重要的是,整个训练过程都必须以“目标”作为导向,而不是以“知识”作为导向,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如果想要在数学学科上取得好的成绩,你就要以成为“全班数学第一”为目标,而不是以“我要精通代数和集合”为目标,因为在成为最强的过程中,你自然回去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而获取知识却不一定能够把你变成最强。

刻意练习法还需要即时回馈,身边都是比你厉害的人,和他们比较过后,你就能发现我们自己的弱势在哪个位置,接着通过向厉害的人请教,并通过他们的建议,总结出克服弱势的练习方法,就能非常精准的针对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加以练习。也就是说,让自己处在一个高手如云的环境,并且找到一个好老师,让自己不管做什么都能得到即时的回馈。高手能让你知道自己的不足,而老师可以告诉你该怎么强化自己的优势,补足自己的劣势。即时回馈是刻意练习法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然后刻意练习需要我们高度专注,我们要做很多各种枯燥,重复性很高,但是却是很必要的练习。拿考试为例:优等生和差等生有很大的差别,原因就在这里,优等生每天都要做大量而且高度专注的训练,像针对性的刷题,背公式,每天练习这个题目好几遍,直到吃透;而成绩平平的人就是刷题刷题刷题,没有高端专注的训练。

刻意练习还有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脱离舒适圈,有时候也不是我们本身的意愿,而是因为对手实在比我们强大太多了,让我们不得不去提高自己,也是因为这样,才能让我永远处于不停学习的一个状态,为什么业余爱好者永远是业余的,一个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安于现状。比如说打球,业余的人觉得我打球打得开心,有运动到就好了,这当然无可厚非,毕竟你本来就是打球,提高身体素质,有没有要成为职业球员,但是很多人在自己专业的领域上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仍然是使用业余爱好者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专业,尤其是在领域里呆的越久的人,就越容易调到这样子的陷阱之中。我们现在也经常说一个网红过气了,所谓的过气,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安于现状了。换成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一样的,只有不安于现状的人,才会不断地持续进步。在舒适圈和恐惧圈之间,还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学习圈,找到那个学习圈,并且待在那边,这就是持续进步的秘诀了。

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那只是旁观者只看到结果之后,妄下的结论罢了,所有的高手都是通过这样无数次的“刻意练习”才能成就的。反过来说,我们在任何领域想要成为一个高手,只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就一定能够达成,就只看你有没有想要“刻意练习”了。讲真,刻意练习真的有改变人生的潜力呢,任何想要在自己的领域有所突破,想成为高手的人,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去做刻意练习。

这个就是我今天想要写的内容,我做了一个自我反省,希望看完本文的你,也能够领会其中的真谛,觉得本文好的话,可以动一下你 小手指将他分享出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朋友如果用这本书里的原则一定能够成为天才,对于长大了的人也是一样,依然能够在某个行业中成为特别厉害的人。...
    可可他爸阅读 1,712评论 0 1
  • 看一场,做一场,教一场。即时反馈找一位好导师,观察你并向你提供反馈。寻找一位有足够熟练和会教你如何更卓越的导师。从...
    小小的Jobs阅读 1,117评论 0 2
  • 阅读《刻意练习》这本书推荐序,说明一万小时定律是不准确的,因为每一个专业领惑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花在练习上的时间也...
    清圆远上阅读 3,884评论 0 2
  • 现在,自己的能量是向内收缩的,给自己很多设限。太回顾过往。任何心念,都是一种坚定而已。自信:我一定行。自卑...
    今日妈妈馆海纳阅读 117评论 0 0
  • 主题:生命在于折腾 工作: 同事家里有事,本周工作全盘接手系统,基本工作都处理完成。在工作中,机械的操作都是简单的...
    自律Fighting阅读 253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