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18)

  一三(下)

     《随园诗话》原文:

        唐太白、长吉知之,故仍其本名,而自作己诗。少陵、张、王、元、白知之,故自作己诗,而创为新乐府。元稹序杜诗,言之甚详。郑樵亦言:“今之乐府,崔豹以义说名,吴兢以事解目,与之失传一也。《将进酒》李余乃序烈女,《出门行》刘猛不言别离,《秋胡行》而武帝云‘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皆与题无涉。”今人犹贸贸然抱《乐府解题》为秘本,而字摹句仿之,如画鬼魅,凿空无据;且必置之卷首,以撑门面,犹之自标门阀,称乃祖乃宗绝大官衔,而不知其与己无干也。

       太白,指李白。

       长吉,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少陵,指杜甫。

           张、王、元、白,指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对面)。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指杜甫。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宋代史学家、校雠学家。少年时读书资质异于常人,宣和元年(1119年)丧父。靖康元年(1126年)曾和从兄郑厚接连两次联名向宇文虚中上书陈述抗金的意志和才能,但未得任用。之后不愿应科举,隐居于夹漈山中刻苦钻研经学、礼乐学、文字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共计三十年,将研究所得作出诸多著作,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数种。之后他曾四次向宋廷献书,结果基本上不十分理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宋高宗下达诏旨命其进呈《通志》的当天,因积劳成疾而在临安与世长辞,时年59岁。太学生三百人为文以祭,现知其好友曹勋作有《祭郑编修渔仲文》。

         校雠(chóu),其形成理论,作为一项独立的学问,始于西汉。根据《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风俗通义》:“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由此可见,“雠”是核对之意。梁代以后校雠亦称“校勘”,指同一本书用不同版本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以校正讹误。此外,校雠学亦包含编制目录之意,章学诚《校雠通义·叙》说:“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辩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后世部次甲乙、记录经史者,代有其人,而求能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见于坟籍之初者,千百之中,不一十焉。”这就明确指出校雠学作为一门学问,和狭义的目录学不同,其任务不仅是要甲乙丙丁地排列书的目录,更重要的是“辩章学术,考镜源流”,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关于校勘与校对的关联性和共同点,从两千多年前刘向的校雠实践中就能够窥见端倪。刘向在《别录》中告诉我们:他整理好每一种古籍后,总要提出,“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杀青”的本义是烘干竹简,以便于书写,引申为定稿。“书可缮写”,就是可以依照 定稿缮写在帛素(丝织品)上,使之成书。在这两个过程中,都需要“比勘图文”,以纠正 讹误,也就是都需要校雠。后人通常称前者为校勘,后者为校对。由此可见两者的关联性和共同点。至于两者的不同点主要是:校勘所纠正的是祖本或底本中的讹误,包括原著作者有悖于客观事实、事理的讹误和以往的整理者、复制者有违于原著本意的讹误。清代校雠学者段玉裁称前者为“作者之是非”,称后者为“本子之是非”,后者实即原著本与复制本之间的“异同”。而校对所纠正的,则侧重于当前的复制样本中有“异”于定稿的讹误。也可以说,校勘一般是校是非和校异同并重,而校对侧重于校异同。

        崔豹,字正雄(按《辟雍碑阴》作正熊、正能者皆误),西晋渔阳郡(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人。晋武帝时为典行王乡饮酒礼博士,并于咸宁四年(278年)所立之辟雍碑上有记载,他在晋惠帝时官至太子太傅丞。通《论语》,撰有《古今注》三卷。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居史馆任职30余年,以叙事简练、奋笔直书见称。曾认为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梁史》、《齐史》、《陈史》各10卷、《隋史》20卷。卒后。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唐史》80余卷,世称“良史”。 编著有《乐府古体要解》、《唐春秋》、《唐书备阙记》、《太宗勋史》、《睿宗实录》、《中宗实录》、《贞观政要》、《则天实录》、《唐高宗实录》(与刘知己合撰)等,仅《贞观政要》传于今。

         李余,生卒年不详。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癸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五人。取状元后归省,友人贾岛、姚合、朱庆余等人赋诗话别。后不知所终。工乐府诗。《全唐诗》有其存诗二首。

          刘猛,郡望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唐朝诗人。约活动于唐德宗贞元至唐文宗大和年间,曾举进士,工乐府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客居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与李余各作古题乐府诗数十首,又作诗送元稹。后不知所终。元稹至梁州治病见到他,《乐府古题序》谓“昨梁州见进士刘猛、李余各赋古乐府诗数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予因选而和之”,于是选十首相和。又称刘猛、李余“方将极意于斯文”。其中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的作品:《出门行》不言离别,《将进酒》特书列女;其中有颇同古义,全创新词的作品:《田家》止述军输,《捉捕词》先蝼蚁。元稹所作《乐府古题》十九首,其中前十首并和刘猛。唐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刘猛为“高古奥逸主”孟云卿的入室者。《全唐诗》存其诗三首。

      《秋胡行》,古乐府题,按题意,是写鲁国男子秋胡戏妻的故事,夸奖秋胡妻坚贞的情操。但曹操只是利用《秋胡行》的乐调,内容却是写游仙。

         武帝,指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贸贸,本义为目眩貌。《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郑玄注:“贸贸,目不明之貌。”引申为不明方向或目的。《宋史·道学传一·程颢》:“无真儒,则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 

       《乐府解题》,实际为《乐府古题要解》,音乐著作。唐吴兢撰。分上下二卷。采录史传与诸家文集有关乐府古题命名缘起的记载纂辑成书材料丰富考证翔实。对研究汉魏六朝音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卷末附载“建除体”及“字谜”等都与乐府无关。有明毛晋汲古阁据元刻所刊《学津讨原》本。吴兢采录史传与诸家文集有关乐府古题命名缘起的记载纂辑成书,材料丰富,内容考证翔实。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征引吴兢对乐府古题的诠释,内容全同于今传本《乐府古题要解》,却都标明是录自《乐府解题》。据此,《四库全书总目》云:“疑兢书久佚,好事者因《崇文总目》有《乐府解题》与吴兢所撰《乐府》颇同语,因捃拾郭茂倩所引《乐府解题》,伪为兢书。”然而,也还有其他两种可能:或郭茂倩将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书名误记为《乐府解题》,或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又称《乐府解题》,两者原本就是同一部书。《乐府古题要解》书前有小序,说明了作者撰述此书的目的,是要扫除乐府诗创作中“不睹于本章,便断题取义”的积弊,为后人“取正”提供依据。书中罗列汉魏六朝乐府古题一百余个,分别阐发其最初的主旨、涵义,有的还引录古词,考证本事,叙述流变,内容较为详实。如卷上解释《江南曲》:“古词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又云:‘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盖美其芳晨丽景,嬉游得时。若梁简文‘桂楫晚应旋’,唯歌游戏也。又有《采菱曲》,疑皆出于此”。卷下解释《公无渡河》:旧说“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携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溺死。于是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歌曰:‘公无渡何,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总之,此书汇聚了有关乐府诗发展历史的众多资料,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乐府古题要解》有《津逮秘书》及《历代诗话续编》本。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门阀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是门阀的前身。曹魏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这种制度在东晋达到鼎盛。门阀制度确立后直到唐代,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形成了中国特点的官僚选拔制度。

       本人翻译:

        唐朝的李白、李商隐知道乐府的变迁由来,所以仍然使用原来的乐府篇名,但按照自己的思路创作自己的诗歌。杜甫、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知道乐府变迁,也是自己写自己的,创立了新乐府诗歌流派。元稹在给杜甫诗集写的序言里说的很清楚。郑樵也说:“现在的乐府,崔豹以乐府诗文的含义来解说乐府的篇名,吴兢以乐府记载的事情来解释乐府的题目,这种做法与诗经的乐谱失传是一个原因啊。《将进酒》的篇目,李余用来写烈女;《出门行》的篇目,刘猛却没有写别离;《秋胡行》的篇目,曹操却写“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这些乐府诗内容都与篇目名称毫无关系。”现在的文人却还不明就里,抱着本《乐府解题》当珍本善籍,而刻意模仿乐府字句,好像描画鬼魅,凭空无据的乱写。这些胡编乱写的乐府诗,还一定要置于诗集卷首,以撑门面,好像自己标榜门第阀阅,说先祖列宗曾经做过大官,而不知道这些事情已经与自己毫无关系了。

     真老实人言:

      写诗作赋,借用古诗形式,乃至古诗篇目,并非不可。但重要的是,诗文内容不要为形式所囿,更不能拉大旗做虎皮,非要说自己的作品乃是源出高古,雅韵千秋, 实则是误人害己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7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4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8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99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09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6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7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2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99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67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99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87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28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5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郭相麟 青春年少两小无猜 眼里透着相互的吸引 爱在成长中漫步 年龄不是距离 在亦兄亦父的疼惜中 爱在成熟中滋养 相...
    郭相麟阅读 174评论 0 0
  • 过年与夏小环见面,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相见不如怀念了。不是说见面之后忽然发现这个人根本不像在自己的思念中那么好,而是...
    游夏阅读 343评论 0 1
  • github就像开发人员的宝库,一些常用的东西基本上都能在github中找到。但是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因为接触开...
    小全同学阅读 1,541评论 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