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读写丛话》2 诗词是地道的闲事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

讲了什么?

讲旧诗和旧词,旧诗就是那些平平仄仄平一类的旧诗。

适合读者群:

舍得花钱买各种诗词选或集来读,并舍得共时间学写和读者。哈哈,第一个中招,虽然我没打算学写,但确实喜欢花钱买诗集。

附录收录了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后附的《诗韵举要》,如若打算偶尔赋诗,可以翻一翻查诗韵,不必另翻一本了。


张中行先生说诗词是地道的闲事,有古人言为证:韩文公是“馀事作诗人”,项莲生是“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但闲事想来也可以有闲事之用吧,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有啥用处。

语言有两种功效:1.是实的,家常的,物质的;2.是虚的,不家常的,精神的

馋了,到鱼市见到鲤鱼,问“多少钱一斤”,答“五块”,选好一条大的,问“多重”,答“二斤”,给一张票票,成交,鱼是实的,是物质的,买了吃是家常事,都是由语言帮忙如此完成的。

虚的是什么样?“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些不能招呼来鲤鱼,不能大快朵颐。这是既不物质,又不家常,从利实主义的角度看,真是的是可有可无的。

但为什么会有诗?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忙里偷闲,不只读,有的还百读不厌,甚至赔上一些泪水,当然也不是无所为的。

我们的情意中有那么一些,或者说一种幽而非家常,也需要表达,并且不吐不快,于是就找门路,渐渐形成一种表达形式——诗词就是这样的一种表达形式,有用,不是用来招呼鲤鱼这用,是抒发幽微的情意之用。

诗词到唐宋成为定型,作为表达幽微情意的工具,也是只此一家,并无分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