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我们都还是学生,身体的小宇宙燃烧着青春和热情,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憧憬而来到泰山脚下,经过一天一夜的旅程却也顾不上满身的疲惫,一群年青人喊着号子就跑着上山了。
那时候有的是力量,身上背着三五十斤的大包,不曾记得休息过几次就冲到了南天门,泰山在脚下被我们征服,为了抵御山顶的寒冷我们相互偎依在避风口来取暖,日出来临时我们也是欢呼,用柯达交卷拍照留念,这样就算完成了泰山旅游,下一站还有行程需要继续,只是离山后还因为进山时查票太紧没能逃票而失落,那时候有对生活的调戏也有对下一站的无限梦想,怎么折腾都不累。
山还是那座山,这些年来我所流逝的青春在它亿万年的山龄前真是不值得一提。
只是时间合适,人也合适,心情恰当,这次再登泰山说来就来了。这个时间又恍如隔世,对于泰山的景貌我却全然不记得,只是记得上次我们也是在红门前吹响的集结号。
不是青年我们却依然年青,对于这巍峨的泰山还是怀有自信。深秋的景色有一片火红亦有山体绿衣中的一摊荒褐,飞来巨石、大自然刀劈一般的悬崖峭壁、山谷沟壑、绝壁之处迎客松、人文雕刻的历史遗迹,每一眼都是画,每一处都是景,我努力着把这些所有的景色都记于脑中,不再轻易遗忘。
朋友对于上山方式的选择犹豫不决,可以走也可以缆车,一边算着下山的时间一边又怀疑自己的体力,我却坚持一爬到底,因为我更怕的是在山顶处因为错过攀登而遗憾的悔意,如同没有恋爱就形成的婚姻,不经历之前的坎坷离合总有缺失,错过之后如何弥补还是错过,那时那日已不在。
我的坚持激发了他们的斗志,那就博在此时吧!只是过了中天门的山路的确陡峭,我们的爬山姿势也从雄纠气昂变成俯首倾驱,衣服脱了一件又一件,50米一歇变成30米一歇,最后就是几十个台阶之后双腿酸软挪移不动,干脆四肢并用的攀爬。
我们的三人小组团也走成了一条直线,彼此之间不断追逐不断被追逐,不断被超越又不断去超越,二亮走的勤走的短歇的短,东子激情来了就快走几步然后就是瘫坐那里,他还肩负着拍照的任务,看见美景就是“好看极了”,拍到好照片时就是“漂亮极了”山风吹来时就是“冷极了”,东子的嘴里就是不停的“极了”。
十八盘的陡峭名不虚传,南天门前的一段却又在十八盘段最为陡峭,在升仙坊处我们抬头就可以仰望南天门,只是这段立壁般的台阶让我们充满了胆怯、绝望、犹豫和兴奋,为了打好这段攻坚战我们就在这升仙坊处多作休整。
这时天空却变得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层白雾,的确是一个容易发生故事的情境。不远处一个女孩,水灵灵的大眼睛,粉嫩的肌肤,金黄色的卷发遮掩着略带伤感的脸,旁边的母亲和她偎依在一起,嘴里在向女孩交代一些什么,女孩也是频繁点头,眼睛又有些红润,不知道生活给了她什么样的打击,让这个稚嫩的女孩对眼前的景色毫无兴致。
十八盘的艰难不仅仅是陡峭,到达这里时我们的体力已经完全透支,好在台阶的两边装有栏杆,沉重的两腿只负责支撑,两手拽着栏杆交替向前拖着身体向上爬,回头望时又感觉自己旋在半空,恐惧感又冲垮了疲劳催促着自己咬着牙继续向上爬。
一脚迈进南天门时我们就找到一块最近的石台坐下,拼命的喝水,汗珠如豆粒一般大小,但我们神情是放松的,内心是激昂的,又一次征服了泰山,战胜了自己,我仍然如当年一样充沛。
一路走来犹如我们的人生,一直走下去总会经历沟壑与台阶,这些我们都习以为常,可是到了难走的时候,如果停止不前不但永远也到不了新的高度,内心里也一直都是纠结,如果咬咬牙坚持一下,一旦走过那一段你的路就无比平坦。
经历了十八盘,再去玉皇顶时的山路都像是一片坦途,玉皇顶处1545米的标志石碑证明着我们已经站到泰山的最顶峰,“五岳独尊”巨石却是我们最有意义的留念,大家都排着队拍照,让自己永远记住曾经到达过这里。
泰山之巅已入云川,俯视山峦,一脉相连,层层叠嶂,最遥远幽静之处无人际可到达,云松雾海里一定住着神仙。
日观峰上,我凝望视线内太阳每日升起处一山头,这坐山一定有了生命,他仿佛也在看着我,我和他有了心灵的对话
我问
“你还在这里呀”
他也问
“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我却羞于承认早已将他忘记。
大自然的力量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人类的能工巧匠都无法比拟,原生态就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纯粹而美丽的一面,无论是远山处透着生命力的矮松还是近处凌乱铺散的巨石都没有人为的痕迹,就是这种神秘感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然而人们又必须对原生态加以改造才能创造条件让人们去观赏原生态的美景,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之处。
不远处一群游学的孩子也徒步到达山顶,在老师的指挥下唱起了杜甫的【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歌声徐起,情景交融,这样身临其境的经历定能让孩子意境得到升华,精致他们未来的人生。
下山时乘坐的缆车才是我这个恐高症患者最大的挑战,我也努力着放松自己,试着睁开眼往下看,慢慢的用身体做一些动作来客服内心的恐惧感。人遇到了最坏的结果又如何,恐惧就是无中生有本就不应该存在的事情,一次一次的去战胜它,自己方为自己的强者。
离开了泰山,我却把那份巍峨与庄重藏与心中,往后时日久远,再来泰山却没有定日。15年来最大的改变就是有一颗平静的心接受这世界的美好,且又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
不由感叹人生,虽正值壮年,泰山却来一次少一次,寄希望把此山景色雕刻在永久的记忆里。
愿泰山精神永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