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46年(公元前782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涅立。”周幽王(公元前795年—公元前771年)继位后,立妃子申为皇后,申后生有一子名“宜𦥑”。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说:“周将亡矣”。“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当年泾水、渭水、洛水这三条河就都枯竭了,岐山也崩塌了。
周幽王贪婪腐败,沉湎酒色,不理国事,重用虢石父主持朝政“石父为人侫巧,善谀,好利”,搞的民不聊生,怨声四起。褒获罪在监狱关了三年,一直没得到释放。他的家人听说周幽王喜好美色,就四处寻觅,找到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对褒姒非常宠爱,褒这才得以赦免回到家中。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一子,名“伯服”。周幽王更加宠爱褒姒。褒姒终日不笑,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悬赏千金,虢石父献计,令人把传递战争信号的烽火全部点燃。烽火是外敌入侵时发出的紧急报警信号,都城镐京附近骊山上修筑有数十座烽火台。各诸侯见骊山烽火台狼烟滚滚,以为外敌入侵,纷纷带兵赶来。褒姒见各路人马蜂拥而至,没什么事又四散而去,不禁一笑。(成语:千金一笑)。
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申后和太子宜𦥑,立褒姒为王后,伯服(褒姒所生子)为太子,欲加害太子宜臼,并废掉宜臼“外公”申侯的爵位,“女婿”准备出兵攻打“老丈人”。太史伯阳说:“祸成矣,无可奈何。”(成语:无可奈何)。太子宜臼忧心忡忡,写了首诗来抒发心情《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成语:必恭必敬)。“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𦥑,是为平王,以奉周祀。”果不其然,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距“山崩川竭”正好十年,“女婿”周幽王被“老丈人”申侯勾结外部势力所杀,“小三”褒姒被拐跑,钱财也被洗劫一空,西周灭亡。周平王(宜臼)即位后,都城镐京已毁,就把国都迁到洛邑,是为“东周”。
“幽王遗没旧荒台,翠柏苍松绣作堆。入暮晴霞红一片,尚疑烽火自西来。”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今骊山之上仍留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烽火台。
候望系统是指以烽燧及其戍卒为主的边防侦察报警体系,“候望”与“烽火”、“烽表”、“举烽”诸词俱首见于《墨子》一书,至晚从西周时期就已开始将烽火作为传递军情警报的信号,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已实行了烽燧制度。西汉时,烽燧制度更加完备和严密,《汉旧仪》云:“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虏。”边塞候望系统的最高长官是边郡的太守。直接负责候望系统的长官,是佐助太守掌武事的郡都尉和部都尉。烽燧是候望系统最基层的单位,一般在10人左右,设燧长一人,建有“深目”、“望火头”等观测装置。“深目”即坞壁垣堞上的探视孔。“望火头”是烽台上专设的观察烽火信号的装置。燧卒“以候望为职”,一是观测敌情,二为举烽报警“通(惊、备、定)烽火”“举和烽火”。烽燧又设有“天田”、“柃柱”、“悬索”等侦迹设施以供燧卒观察、掌握敌情。所谓“天田”,是在烽燧前方或塞墙外侧修治一宽约2丈的长条软沙(铺沙)地带,这样人马一过就必留痕迹,由此可知敌之人数与去向。“柃柱”“悬索”是木桩、绳索之类,作用是拦截非法出入边界者。燧卒除瞭望之外,每天都要巡视、检查这些侦迹设施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烽火品约”是西汉时期关于烽火的品种、品数及其施放的法律规定,它是边塞烽燧举烽报警的准则。例如:烽火信号分为烽、表、烟、苣火和积薪五类:烽为白昼使用的信号;苣火是夜间使用的信号;积薪是烽燧燃积薪以浓烟或烈火表示的一种烽号,昼夜皆可使用等。烽火信号并非各自孤立使用,一般是根据敌情组合使用。又依敌人入侵方位而制定一些特殊信号,规定了不同的举烽方法。由于烽火传递只依靠燧卒的肉眼观察信号,如遇阴晦风雨,警烽便难以传递,有时还会发生举烽失误的情况,又采取遣驿骑驰告或传檄等措施来给予补救。烽火关联紧急军情,对它的传递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还要尽可能地迅速。据测算,烽火运行的速度是每昼夜1280~1440汉里(汉里约合400米强),或是每昼夜1600~1800汉里。
当时有制度要求燧卒必须记诵烽火品约的条文,熟练掌握施放各种烽警的方法。如果“不知烽火品”,或是举烽不符合有关规定,轻者遭斥免,重者逮下狱。为监督检查燧卒的工作,各烽燧都有烽火记录簿,注明放烽的燧名和司烽人员的姓名职别,烽火的收发时间、方位、传递行程、运行时间等详情。这个烽火记录簿要定时上报或存档备查,上级据此考课成绩,检校事故。
烽燧地处边塞前沿,燧卒虽以候望、举烽为本职,但同时又必须兼行战士之事。为增强烽燧的战斗力和安全防护能力,燧内都配备有弩、矢、剑(刀)、方(戟)等兵器和多种守御器物。在修筑烽燧时还特意增加垣墙、秦户和虎落等守御设施。“囊户坚”用以闭门或加固坞门,每烽备300块,“虎落”即栏篱,是置于烽燧前拦截敌人的障碍物。每一处烽燧都犹如一个战斗堡垒,成为一个最小的独立的作战单位。
汉代边塞烽燧部署兵士的数量很大,为保证燧卒尽职尽责,边郡太守府置有督烽,代替太守循行边塞、督察烽火,对玩忽职守者举劾,轻者杖笞、重者处死。此外还有一套详细的劳绩制度用于控制和管理候望系统,它对西汉边防的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