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出品,简书作者小六推荐的《得到》,已看了许久,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得到》,到底是不是一锅“心灵鸡汤”?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风靡全国的杂志,除了《故事会》,就是文艺范满满的《读者》了,每每到了晚自习的时候,就打开读者,从头读到尾,被其中的故事及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所震撼。现在想想,好像除了当时的震撼,也没留下什么。后来出现了台湾作家刘墉,作品也多以生活点滴为主,说来说去也都以生活体会为主,这就是我有记忆的最早的“心灵鸡汤”。
百度一下“心灵鸡汤”,可以搜到15,100,000个结果,多以经典语录等形式出现,数量之多,令人乍舌。为什么大众对心灵鸡汤越来越反感了呢?心灵鸡汤不所谓不好,只是喝的太多了会作呕,就好像再好的酒喝多了也会吐一样。心灵鸡汤多以总结性说教为主,归根结底就是告诉你一个事情的结果,但是就是不告诉你如何做才能达到那个结果。读多了心灵鸡汤的人,好多也都会逐渐变成所谓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得到》APP中,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专栏,有一课讲到,对人们学习的知识进行分类:
把知识做个分类:
1、提高人生眼界格局的,阶段性照1-2个人就足够了。
2、开脑洞刷认知的,持续更新观点,学习新知识。
3、用来解决身边问题,提高具体能力的,这个看完一定要练习,否则学的越多越害人。
以上时间分配比例应为2:3:5,估计大部分人都是5:3:2,因为眼界格局和开脑洞比较爽,而且容易形成社交货币。
——————以上摘自古典老师《超级个体》中的问答
这里可以将心灵鸡汤理解为提高人生眼界格局的内容,人们会分配大部分的时间去读心灵鸡汤,也许就是因为比较爽。
纵观大部分的鸡汤文,也正是迎合了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所以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就如高晓松老师在《晓松奇谈》中所述,“电影从来就不是用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而是用来迎合人们的价值观”。
说回正题,罗胖在2016跨年演讲上总结性的表示,要将《得到》做成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既然要做到最好,就要甩开别人一大截才能称为最好,如现在的TBA。罗胖建立《得到》APP,为一群互联网大牛提供了一个知识产品生产平台。
最近在《得到》上订了几个专栏,一直在学习。从结果来说,通过学习对一些未知领域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在逐步改变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套用上面对“心灵鸡汤”的定义,可以推论出,《得到》APP,对于自己来说不是鸡汤文,只是形式上很像鸡汤。
鸡汤? or 不是鸡汤? 主要要看读者是不是能够将得到的知识践行,是不是行动上的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