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世,当有更大的格局和胸襟。它能让人走出小胡同,看见他人,看见世界,看见未来。
诚如余秋雨先生有言: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生活的琐碎中沉沦。真正自信的人,总能活得简单铿锵有力量。
人生如瀚海行舟,有格局的人,才会走出岁月沙漠,见到远方的绿水蓝天。
那是因为,他们明事理,人大气,不计较小私小利;他们能讲究,肯将就,会承受,懂享受;谦恭有内涵,温和有力量,自律懂收敛。自然而然将气质融于山水,把特质溢出海岸,让未来地阔天宽。
格局大的人,看得更远。
两只狼来到草原,一只失望哭泣,一只欢欣而舞。
它们都为吃肉而来,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心理落差呢?
是格局,决定了它们看问题的角度导致的。
失望的那只狼是用眼睛在看,看的是当下,只见草,不见羊;欣喜的那只狼用的是眼光在看,看的是契机,是远方。有草就有羊,有羊就有肉。
格局大的人有洞察细微的能力,更有推理展望的睿智。会据此切入选题,走稳脚下,创造契机。
有格局的人,不与烂事纠缠,不屑与人为敌。
心理学家康斯克提出的"心理衍射论",指的就是人过于关注某些小事,而导致精力无法集中于有价值的事情上,最终小问题也能酿成大祸患。
一匹马和一只骆驼相遇了。
马不爽骆驼的驼峰,出言讥讽,骆驼笑笑无语;马嘲笑骆驼走得太慢,多次挖苦,骆驼当没听见;马无奈大骂,骆驼还是不理。
马和骆驼本不顺路,它不甘心,不明白天下还有如此异类,便跟了一天又一天。
风暴来了,骆驼看了它一眼,把它拉进自己的帐蓬。几天过去了,马俄得不行就问骆驼:你不饿?也不渴?骆驼指了下驼峰。这是它不知道的。
风停了,继续赶路。
马走不动了,骆驼仍是原来的迅速,这也是它没想到的。它越走越艰难,终于体力不支倒了下去,它目送着走远了的骆驼,终于服气地闭上了眼睛。
生命最高级的活法,不是赢了别人,而是懂得放下烂人烂事,做好自己的事。
正如那个千古传颂的胯下之辱的故事。这就是格局不同而导致的看问题的差异。急着抱怨,急着展现,急着报复,急着表演,怎能见到真正的内容与深浅?心无海量,怎配拥有海阔天空,得到上天成全?
《一代宗师》中有句话极精典: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其实,每个人的境界,何尝不是如此!
抱怨命运不公就是格局太小,只有真正的走出去,才知道自己想要的。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一个人不同程度的锤炼,会收获不同程度的修养。
有格局的人,即便面对磨难与坎坷,也能微笑面对。似没受过伤,有宠辱不惊的气度,有去留无言的洒脱,始终为自己的信念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