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初三,是爸爸百日祭。从爸爸离世,出殡,头七,二七,三七,五七,清明,每次都请假回去,祭奠亡父。几次下来,女儿也习惯了我不在的时候自己解决中午饭。
前几日女儿说,姥爷去世她看不到我的悲伤。当时我沉默片刻,缓缓说,真正的悲伤在内心深处。
我是少小离家,初中毕业时15岁的我就开始四处奔波,到今年已26年之久。这么多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后,更是少得可怜。直接结果就是——我很少想家。如果不是特定氛围提示,我都很少意识到父亲离世的事实。年少时的离家独立,婚后长期两地分居,早就习惯了独居,习惯了和自己相处。也习惯了尽量不麻烦别人,别人也少来麻烦我。
最近一个月妈妈住在城里姐姐家,每周回去也都在姐姐家,回家一次让我感慨良多。事实上,爸爸离世的观实需要不断的强化:炕边再没有爸爸的身影,吃饭时也勿需考虑煮硬煮软,家里的猫也堂而皇之在炕边穿梭,这一切都是因为爸爸没了。爸爸不会躺在炕上翘着腿晃悠,也不用想着帮他揉肩摩脚,再听不到爸爸呵斥猫狗的声音,只有爸爸的音容笑貌深嵌脑海。
我一直不认为,哭才是悲伤的表达。昨天到今天,买祭品叠元宝,我突然特别想哭。灵魂处与心里的爸爸不期而遇,让我情难自禁,明天去爸爸长眠的地方祭奠,爸爸,你可安然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