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我爸经常问我,“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吗?”。对于这样的话,在那个懵懂无知、年少轻狂的年纪,向来都是不服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大人总是喜欢逼迫小孩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即使他们不解释,在无数个“对你好”的话语中,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些东西,很模糊,也许是小时候心思太浅,这些东西直到那年我才明白过来……
在为高考考虑而不得不从外地转回老家读书那一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那一年,是我第一次从父母身边离开,读着小学六年级的课本,规划着不属于我那个时期规划的未来。那年,我喜欢住宿,我喜欢上学,我喜欢和别人待在一起。那年,我害怕孤独,我害怕思念,我害怕别人说我怕。我寄宿在姥爷家了,独自住在一个小屋里,夜里,我听着风怪在敲打纱窗,也听见蛐王在擂鼓布阵,声音穿梭在我的脑间,仿佛睁眼闭眼都会有危险。即使在书上念过开灯睡觉对身体不好,但我依然喜欢灯火通明。可是灯光这个护身符,在姥爷偶然发现整整亮了一夜之后,便不再敢使用。于是,我便喜欢上了住宿,那里有许多的小伙伴,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听见室友熟睡的鼾声,依旧觉得很温暖。后来,我第一次平躺着身子睡觉……再后来,我第一次背朝着房间睡觉……再后来,我似乎慢慢适应了黑夜……再后来,我喜欢上了黑夜……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在夜里挣扎过,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八年级的时候,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初中,但是距离姥爷家很远很远,于是父母在学校对面给我租了一间房子,让我自己住在那。跟六年级一样,对我来说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我开始试着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娱乐……没有了姥爷的房子里总感觉冷清,冷清的吓人。听多了老一辈讲的故事,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自在,尤其是少了姥爷这个带着军人气质的靠山。每到夜晚,我开始乱想,牛鬼蛇神之类的东西总能打扰我的睡眠,但是我不能阻止想象,这也许就是我爸所说“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的现实吗?后来,我开始反抗,我偏要关灯睡……再后来,我偏要看鬼片,我要把恐怖的鬼片全看完……再后来,我变得看着鬼片也能睡着了……一直做着自己不敢做的事,这就是成长吧。
我高中的时候害怕“麻烦”,也许这个“麻烦”是对自己而言,于是,我放弃了很多活动,也失去了很多机会。在高中,我肯定不会为了看一部电影而写一篇观后感,也不会为了一个不一定能进去的组织投一份辛苦准备的简历。但是在大学,我都做了,我愿意去做,我也希望去做。因为一个人成长的最快方式,就是干自己不敢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