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始终难得。
文:张宗超
与读者书:
建议摆脱看小说的思维模式来看我的文字,有些内容需要你反复思考和咀嚼。
昨晚写文章那会儿,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做好?或者说做到让自己满意?
先看几个故事:
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到今天,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
……
2014年我注册个人的第一个公众号,也就是现在的“宗超想对你说”(微信号:wcsw_zzc01)。
我注册那会儿,学校还没有任何一个微信公众号,而且微信公众号的申请比现在要严格很多。
当初申请这个微信号的初心有两个:其一,我知道公众号做得好,可以通过接广告赚钱,奈何我看到这个入口,却没能力进入。文笔不够、运营思维跟不上。其二,我想尝试着去分享一些好的文章,偶尔自己也写文章练练手。
2015年我注册我的第二个人公众号,也就是现在的“张宗超的不二尘”(微信号:asida2015),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我创业的渴望已达到让我开始行动的地步。
到现在,“宗超想对你说”一直在运营,虽没有运营到接广告的地步,却发布了千余篇,有分享、有原创,受益者有高考学子、考证学子、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而我的文字功底也在逐渐加深。
“阿思达”已经改名:张宗超的不二尘,创业未遂,我却成长了不少。在这个平台上,95%以上的文字都是原创,已逾30万字,逐渐打造了自己的个人影响力。
……
罗辑思维已成为时代的一个符号,然而,有关罗振宇创业,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脱不花有这么一段描写:
我曾经单独问过罗胖:你做罗辑思维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罗胖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就是想提高我个人出去讲课的课酬。但是,当第一次招募会员成功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事儿,可能比我想的大的多。我得负起更多责任了。
以前的罗胖,为了演讲费而创业。现在的罗胖,几乎谢绝一切商业演讲。环境变了,眼界也变了。再回到当时的初心,已然找不到力量。
回到我最初思考的问题上来——如何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做好?或者说做到让自己满意?
我的答案是:忘记初心,始终方得。也就是不管做什么,做到初心已忘,才会真正的上道。
再进一步思考。
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俞敏洪的标签就更不用提及。但如果俞敏洪不忘初心“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还会有现在的新东方吗?还会有那么多学子受益?
罗辑思维成为时代的一个符号,如果罗振宇不忘初心“就是想提高我个人出去讲课的课酬”,还会有现在众人皆知的罗辑思维吗?
同样的,我也在想,如果我当初一心只是想着接广告而做公众号,我又如何能不断的修炼自己文笔?又如何会有心唯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力的帮助和分享呢?
借用脱不花的一句话:当年的初心,是在当年的眼界和能力平台上形成的。当眼界、能力、资源这些变量发生了变化,凭啥我不能改?
初心自扰,不如忘却;随机应变,可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