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睿智的人,
会从痛苦不安中争取自由和闲暇,
会追求安宁、简朴,
生活,
尽可能不被打扰。
人,一旦对人或人性有了认识与了解,他就会回归质朴;
想到了陶渊明,
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倘若他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甚至会选择离群索居:
想到了《瓦尔登湖》的梭罗,
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
详细记录自己内心的渴望、
冲突、
失望和自我调整,
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
几经循环,
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多,
想从他人身上获取的东西就越少。
他人对他而已几乎没有意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孤僻的。
一个人对与他人交往的热衷程度,
和他的智力水平成反比,
越是智力平庸且比较粗俗的人越是喜欢社交——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人活一世可以选择的其实并不多。
读书摘抄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