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盛
唐初,饱受突厥侵扰。唐高祖李渊为了先平定中原地带,向突厥称臣结盟,甚至在统一大业的过程中还借助了东突厥的力量。
唐高祖传位给唐太宗的当年,李世民的皇位还没有焐热,东突厥的颉利、突利两个大可汗联合,就杀到了渭水北,兵临城下,即将攻入唐首都长安。
看看双方此时的兵力对比。东突厥骑兵十万之众,强攻硬弩。唐军长安城守军嘎达马西的加起来只有三万,大部分还是步兵。
唐太宗不仅面对城外的虎视眈眈的突厥士兵,这时候的长安城里还有不少被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死忠,蠢蠢欲动伺机复仇。
颉利也有顾忌,东突厥兵分属于许多部落,部落的首领也是各怀鬼胎。战争顺利,大家发财。如果战事一旦僵持,难保不会生变。
颉利派遣亲信执失思力作为使者来到长安城。就是想看看大唐实际的情况。这个使者狂的很,声称来了百万大军要踏平长安,让唐太宗快快投降吧。
唐太宗怒斥这个嚣张无礼的使者“我和你们可汗结盟,我问心无愧,可惜你的可汗背信弃义,引兵深入,你一个小小的使者,话大的很,我先斩了你再说。”
使者吓尿了,乞求饶命。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大臣萧瑀和封德彝请求皇上遣返使者。唐太宗说:“如果我现在把他放回去,突厥就认为我们害怕了,更加的肆意侵凌”,先把使者关了起来。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的唐太宗,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表现的非同凡响。
亲自从玄武门出,只带了高士廉、房玄龄等共6骑,来到了渭水以南。与颉利可汗隔水相望,斥责颉利背信弃义。突厥人没有想到唐太宗会出现在这里,纷纷下马罗列而拜。这时候唐军陆续到来,盔明甲亮,旌旗招展,遍布田野。
颉利可汗见使者执失思力没有回来,太宗亲自出城,而且唐军整容如此强盛,心中也有些害怕。
太宗指挥唐军后撤结阵,自己单独留下来与颉利对话。萧瑀拦住太宗的战马,苦谏。
太宗说:“我周密谋划过了,不是爱卿知道的,突厥之所以敢倾尽全国的兵力,深入到中原腹地到达了长安城的郊野,主要是因为我们发生了内乱,我又刚刚登基,颉利断定我们不能抵御他们。如果现在我表现出来软弱,关闭城门,坚守防御,那么突厥必然放纵士兵,大肆掠夺,那就将难以遏制。
现在我轻装骑马而来,故意轻视他们,然后炫耀我们的军容,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力量一战。能不能让突厥退兵,就看这次行动。”
绵绵的渭水,刚刚登基的唐太宗,踌躇满志的颉利可汗。战争一触即发。我们不知道唐太宗对颉利还说了什么,但是一定是唐太宗攻心战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事后唐太宗给萧瑀解释中,诠释了太宗为什么会胜利,突厥:兵多但是归属不同的部落;目标不一致,大部分只是想劫掠财物;深入腹地,粮草供应不足;李靖在幽州伏兵,可以截断退路。一旦撤退,伏兵可以阻截,大兵可以追击。
综上所述,只要拿出财物,突厥就会失去大战的信心,自然会退却。
最终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天之后,唐太宗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宰白马歃血为盟,东突厥退兵。
这就是著名的“便桥之盟”。为唐太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颉利可汗最后一次发动全盛战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