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是为了健康,当然还有很多人赋予了跑步更多的东西。
今天谈一个话题-慈善。
接着上面的思路,慈善是为了什么?
有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回答就是:帮助弱者。
这里提一个问题,比如你很有钱,而且很想做些慈善,这个时候有两个孩子出现在你面前,一个孩子很笨又很穷,另一个很聪明但很穷,二选一的话,你会帮助哪个?
如果按上面给出的定义:慈善就是帮助弱者这个定义来做选择的话,那就应该在这两个孩子中选择最弱的那个,即又笨又穷的那个。
但我估计有很多人会选择穷且聪明的孩子,这么选的人其实是把投资和慈善这两个概念给混淆了。一个聪明但穷的孩子,他有更多希望能让自己变的富裕,你把钱给他是帮他走向了这一步,你会因为这种帮助而获得某种回报,而这更像一种投资。
而慈善则不同,它的目的是帮助弱者,即便这个人一生都没有机会成长起来,慈善也要帮助他。
这里面就会有问题,不顾及成长只是一味的帮助,这样的慈善是否真的有意义。
我作为一个有钱人,我觉得那个地方很穷,所以我就要把钱捐给那个地方,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我把钱捐出去以后,我的钱是否能真的能帮助到那些贫困的人,(这里的帮助是指给他们的贫困生活带来改变)我很难衡量,因为这不像给你钱让你去做生意,赔了赚了一目了然。
第二个,有很多有钱人是委托别人去做慈善的,而这个别人拿着你的钱,他真的能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吗?这个不好确定。
第三个,作为贫困地区的管理者来讲,当获得捐款对于他们很有利时,就会很容易让自己继续保持获得捐款的条件。
第四个,获得捐款的人,因为有捐款的存在,所以也不必担心生存问题,会一味的依赖捐款。
再举个例子,在美国一所商学院的课堂讨论中,大部分学生主张平均社会财富。教授没有做任何评论,只是说,我们来做个实验。
每个学生的成绩和大家的平均成绩相同,这样大家就没有压力,而且也不会不及格。
第一次大家都得到了同样成绩。这时努力学习的同学就会觉得,即便我再努力也只能取得跟所有人一样的成绩,那我何必那么努力呢?于是就放松了下来。
那些本来考试就不及格的同学就更不用为学习烦恼了,因为无论学还是不学都能及格,那就继续玩下去吧。
这就是平均分配财富的结果,它不会让大家变的富有,而只会让大家变的更贫穷。
综合以上两个现象,无论是慈善还是平均财富,其实都不利于人们解决贫困问题,反而会使被帮助的人变的更穷,所以薛兆丰老师提出商业是最大的慈善,就是在说,要想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贫困问题,唯有商业化、市场化,注重反馈、激励和竞争才能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