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豸
刚来北京的那几年,空气质量不是很好。尤其到了冬天,雾霾的天气很多,成天雾气沼沼的,这让我这个来自农村的人,对空气质量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早在多年前,人们就知道这样的空气对人不是很好。
记得我有个城里的亲戚来家里串门,就赞不绝口地夸农村的空气真好,吸一口感觉都是甜的,还说羡慕地说,做一个农村人真好,在这里生活一定能长生不老。
后来,老家的林场申请成为了4A级国家深林公园,吸引了很多城里的游客。我记得在山口的大道边,立着一个大广告牌,上面写着一套宣传语,其中有一句叫“养生福地,天然氧吧”。听听,简直是人间天堂啊!
可是,生活在这天然氧吧的福地里,当地的老百姓寿命并不高,六十多岁就没了的人实在不少,甚至有些人才五十几岁,就早早的生病离世,能活过七八十岁的人也不是很多,极个别活到九十岁,绝对是寿星了。
这几年,来北京后,我会经常看到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还很健壮的在公园遛弯。我就会有些诧异,都说城里的空气不好,可为什么农村人活不过城里人呢?
前段时间,我在百度里看到了一组国内各省人的寿命排列表,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茅,而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市则逐渐呈下降趋势。
我经过反复对比和思考,才发现决定人寿命的根本原因,并不只在于空气好不好,也不在于水如何如何清,主要在于钱及其它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乡下人和城里人劳作形式与劳累程度的不同。农民受其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性质的影响,总是累就累个够呛,闲就闲得够呛。
每到春季播种和秋天收获,被称为大忙季节,这个时段,农民起早贪晚忙在田地里,不分昼夜,天天累得腰酸腿痛,也顾不上休息,更谈不上星期礼拜。而由于忙饭也吃不好,总是凑合一口就得。我邻家的一个嫂子,在地里扒了一个月的苞米,手疼得晚上都睡不着觉,只好坐着抽烟,这样的体会城里人是不会有的。想想这样挣命的干活方式,年复一年的进行下去,必定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摧残。
其次,饮食上不够科学,营养的不均衡,必定会造成身体必须营养元素的缺失。都说农村好,吃菜园子里有,绿色新鲜,不含农药,没有污染,还不用花钱。听着是不错,实际上,在农村能吃上时令蔬菜,只有夏季那么几天,而秋、冬、春三季,都是吃贮藏腌渍的蔬菜。头些年基本都是白菜、土豆和酸菜咸菜,这些年好了一些,农村也有经营蔬菜销售的商贩。但大多数农村人受条件所限,能经常舍得花钱买菜吃的人还是不多。
过年了,有钱的人家杀了一头猪,真是改善生活了,天天顿顿吃猪肉,这样吃也不科学啊,这个时节人们处在休闲状态,吃饱了,不干活,农村人又不讲究锻炼,过多的摄入而不能得到消耗,积累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
这些年农村得脑血栓的人数不断上升,甚至连过去的富贵病痛风都出现了。应了那句话:“饿时饿够呛,撑时撑够呛”,这样的饮食习惯怎么不会给身体带来隐患呢?
再者,农村人生活水平毕竟要远远低于城市,靠土里刨食或者撇家舍业外出打工,挣得都是血汗钱,供子女上学、给孩子娶媳妇,还要盖房买楼,哪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有病了也不去医院,大都是小病挺,大病拖,等到实在忍受不了了,才不得不去医院,结果已经到了无法治愈的阶段了。
城里人到了退休年龄,可以拿着劳保和退休金,生活无忧,每天溜溜公园,跳跳广场舞,钓钓鱼,修心养性,自然可以延年益寿。农村呢,即使到了六七十岁,只要身体还能动弹,就得劳作,直到干不动那天为止。
还有,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人卫生意识差,很多人延续着古老的观念,”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吃了不卫生的东西,怎能不生病呢?那得有多强的抵抗力啊!
大多数乡村医生医术有限,看不了什么病,往往是根据患者口述的病情开点药,挂个点滴,治标不治本,小病给治成了大病。大医院又远在城里,真是来了急病,没等到了医院,人已经死在半路上了。
如此种种,农村人怎么能活得过城里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