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80后,出生在西北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四周大山环绕,这里居住这汉、哈、回、塔塔尔族、俄罗斯族四个民族,分享一下我听到的看到的人和事。感受一下底层人的酸甜苦辣。
翻看以前小学照片,看到了比我小一个月的z兄。上有哥哥姐姐。为人比较傲气,看不上村里很多人,见面有些长辈招呼也不打。
他的父亲年轻时候背麻袋,赚了点钱,在那个穷苦的日子,一年五口之家也只有2斤清油,他们家桌子上有让人眼馋的肥肉片。
后来男的麻袋背多了,腰坏了。只能靠30亩薄田度日,可酒肉的习惯没戒掉。于是借钱度日,这和现在年轻人借钱消费是一样的,当然贷款买房属于消费型投资。
扯远了。我们初中时,他哥去了沿海城市城市读高职一类的学校,他父母借了几万块供他学习。毕业回来找不到工作,又让父母借钱给他做生意,起起落落花了不少钱。
后来他哥娶了个漂亮的老婆,只有大年初一才回家一趟,兄弟两吵的不可开交。后来生意赚钱了,大舅子、小舅子也掺和进来,有一天两个舅子合伙揍他,还动了刀子。这个男的没几天在自己店中自杀了。
同学的姐姐嫁给了一个司机,一开始日子很清苦,后来房子拆迁了,条件相对一下好了不少。这里不多说。
同学初中毕业,在家种地了几年,由于父母属于不操心的,年年种地年年赔,年初贷款秋季还。觉得这不是办法,于是借钱跑到内地大城市学技术,回来要做生意,可是不会经营,赔的一塌糊涂。于是又去跑出租,出了车祸,吓得不敢开了。又回家种地,借钱买个万把块钱的车,除了浇地就是去乡里玩耍。后来谈了个大学生女朋友,花了不少钱,女孩一毕业甩了他。
再后来成家,孩子教育是问题,决定举家搬迁。和父母在城郊租了个小屋子,一家六口人,两间卧室。同学父亲身体状况不好,为了生计,又借钱租门店做生意,后来又赔了。同学找个地方上班,学历决定工资。全家人都指望他一人生活。后来他爹病重,没钱医治,只能在家熬着。
再后来,家里成了五个人换了个更小的楼房租住。我们那边的老人到了城里,为了不给儿女增加负担,一般都出去找点活,扫大街、浇林带、看大门等。老婆啥也不干,老太太说年轻人都不干,我一个老人家出去找什么活。同学的孩子想报个兴趣班,班主任都找到家来,可没钱没办法。
他的故事告一段落,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念更多的是一种心态吧,而不是吃穿住用行上的欢乐。人不能做守财奴,但要居安思危,有做无时想。人生要敢折腾,但一定要做好风险预判,撑死胆大饿死胆小,不具备代表性。巴菲特都说投资要诀,不要折本金。
你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有赚大钱的志向不够,还需要智慧的头脑和才华,志大才疏,没有可以折腾的本金,那就安安分分做好眼前的事情,否则偏要只会让你的人生不断在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