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困局:与7岁儿子深夜彻聊(2)

每次对儿子的教育方式过激后,我总会第一时间去跟他聊一聊。

起初,这样做或许更多是为了抚平内心的愧疚,可偶尔也会陷入自我怀疑:这种 “先严厉批评,后温柔沟通” 的方式,是否就像 “打个巴掌再给颗甜枣”,反而会适得其反?

但我始终相信,只要孩子愿意敞开心扉,作为家长,就应当时刻守护好亲子沟通的桥梁,让理解与对话的通道永远畅通无阻。

时间回到那天晚上,儿子在我旁边依偎躺下后,我们就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在他来之前,我有细细想过,我该聊点什么比较好。是更诚实地面对,还是抓住机会再进行一番教育。

但容不得我多想,他的推门而入让我们的聊天快速开始了。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全过程。

大人的焦虑和为难

儿子:妈妈,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各自分享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吧,从你开始。

(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拿晚上的事开始,而是用了我们以前的聊天模式)

我:好吧。那我开始了啊。其实我最近压力很大的,我想有份工作,这样就可以增加收入,爸爸也不会太辛苦。但如果我去找工作,我需要考虑照顾你们,那就是得找不加班的、双休的工作。但现在这个环境,找份这样的工作是很难的。而且我找工作有一些困难,所以我整个人特别焦虑。

(我也没想什么大人的事情不应该跟孩子讲,就是把他当作一个大朋友。他也有知道大人生活的权利,就如同大人也想知道小朋友的生活一样)

儿子:嗯,我知道那份焦虑,又要上班,还要照顾我们,那肯定很难的。

(他懂我要表达的意思,但他并不理解真正的焦虑和压力 )

我:是很难的。所以当我来来回回跟你讲那些而你又不听的时候,我就有点失控。我对你发脾气,有时候并不是你不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妈妈的问题。我应该跟你道歉。

儿子:妈妈,没关系。我知道,人有压力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是会失控,就像我一样。

(他基于情绪失控的经历、日常的言论灌输和他看书后的总结来附和我)

我:但我要表达的意思,不是说人有情绪就可以随便向别人发脾气,而是向你解释,我为何会对你那样。你如果有情绪,我希望你可以找到更适合的方式来发泄,而不是像妈妈这样。当然,我的问题我也会去改进。那么,对于妈妈强调的那些学习习惯问题,我也希望你可以努力。我们一起进步。

(有点趁机讲大道理吧,但却也是我最无奈的真心话了)

儿子:嗯,妈妈,我知道。只是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去控制那些行为。就是你讲的时候我都记得,但做的时候就考虑不了那么多。

(我相信这也是他的真心话,大人有时候也是一样啊,并不是想到就能做到)

我:嗯,我相信你说的也是真的。所以我说我们一起努力嘛,一起相互监督。

儿子:好的。

我:好了,妈妈分享完了,该你分享你的学校生活了。

(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困得要死了,但是每次从这样的聊天里面我都能聊出一些东西来)

小朋友的烦恼和困扰

儿子:好的,我先说学校的啊,就是我很苦恼。

(日常他根本不跟我讲这些。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太过日常和琐碎,根本不值得讲。但我明白这些又真实地困扰着他)

我:为什么呢?

儿子:我觉得在学校太无聊了,上课无聊,下课也无聊。上课45分钟,一动也不能动,一做小动作就会扣积分,我又不想扣积分,但我又控制不住自己。下课呢,也没什么意思。

(上课的问题以前跟他讨论过,我总拿龟兔赛跑的故事激励他,但下课我从来没有问询过)

我:下课为什么会无聊呢?你不是有好朋友吗?

儿子:他们都去操场上疯跑,我不太想去。我有时走廊上走两步,有时看书。

我:那你不想去操场跑的原因是什么呢。

儿子:跑得全身都是汗,我不喜欢,而且时间也不够。下课必须要去上厕所,又要课前准备,做完这些事,很快就上课了。等下我跑过去了,就要上课了。

(课间10分钟,不允许在走廊上打闹,老师拖下堂,做个课前准备,确实 也没几分钟玩了)

我:那还有其他小朋友会玩些什么呢?你也可以一起加入呀。

儿子:最近大家都在做那个卡包,女生做的比较多。就是用卡纸粘起来,然后做个开口,里面放些自制卡片塞进去,我做过一两次就无聊了)

(我突然不知道怎么回应,也不知道该不该干预。小时候我们会找很多乐子,但现在的教育环境确实或多或少扼制了小孩子大部分的天性。专家说,孩子出去了,外面的事情就交由他来解决。但很明显,他被困扰了)

我:也许你可以创造一些小游戏跟同学一起玩呢,比如纸上警察抓小偷、找不同..

(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虽然我希望他户外,但如果他觉得会影响他下节课,那还是要尊重他)

儿子:是哦,这好像是个好办法。

(他语气一下子明亮起来。我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一方面我觉得他应该自己去找乐子,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该帮助他,不然沟通毫无意义 )

我:对呀,你可以好好地安排一下嘛。第一节下课先创作,创作好了之后邀约小朋友一起玩。大课间的时候,你们还可以在操场上来个角色扮演)

(还是希望他能够在户外多跑一下吧,虽然他日常的体育课、课间操满足了,但运动对学习的帮助更大-女人既要又要还要的属性又暴露无疑了)

儿子:嗯,也是哦。确实可以这样。

(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但他还是没有一点睡意。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来)

儿子:学校的说完了,再说说家里的吧。我对家里吧又喜欢,又不喜欢。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想了解原因,我猜想可能是我最近的“压力”让他也觉得有压力了)

我:怎么说呢?

儿子:家里睡的很舒服,又有自己的空间,这是我喜欢的地方。但我每天晚上都挨骂、挨打,我又不喜欢。

(我听出了他语气里的为难。我想在意,却又不能太在意。小朋友天大的烦恼在大人眼里其实也是一件小事,如果大人过于在意,实际上会让小朋友觉得更加不得了)

我:嗯,我理解你。但有没有可能,现在的生活也是你自己选择的呢?

(我理解他,但我也需要让他知道 ,他可以自己主导他的生活。挨骂挨打是手段,但目的确实是让他变得列好。我可以改进我的方式,那么他也应该有所进步)

儿子没有说话,像是在解读的话。

我:你的日常安排是我俩共同规划的。放学之后的四个半小时,任何一件事,如果你按时按质完成,你将获得最少两个小时的不被干预的自由活动时间。可是你没有嘛,每件事情都拖延、不认真对待,哪怕妈妈提醒无数次,你也还是我行我素,对吧。

儿子:对。

我:所以啊,规划、奖惩这些双方都定下来的东西,你没有配合好,那你应该选择相应 的后果对吧。所以我才说,这是选择的生活。

儿子:嗯,的确是的。

我:当然嘛,你这种情绪每个人可能都有,喜欢一个地方,不喜欢一个地方,都有相应的理由。但我觉得,这些情绪和感受都是动态的,可以变化的,我们用我们的努力,去正向进步就好了。

儿子:这个可以。

(其实到这个时候,我想讲的话已经讲完了。而话题发散得更多,他不一定能全部接受)

我:那我想了解一下:你喜欢学校的原因是什么呢?

儿子:食堂的饭菜好吃啊!有点心,菜也好吃....

(我有点想笑,这大概是随便找了一个脑海里浮出来的答案了吧,之前明明是说学校哪里都好玩呀)

我:好吧~那我后面在家里也争取搞点好吃的菜,让你也喜欢家里吧。

儿子:好的。

我:最后我问你一个问题哈,你愿意原谅我吗?

(他几乎知道我要问什么,脱口而出):我本来就不怪你,你也是为了我好。

(他会说这个我一点也不意外,大人总觉得自己无比爱孩子,实际上,孩子的爱远比大人多一点。)

我:好吧,那今天的聊天就到这里吧。太晚啦,明天还要上学。

儿子:好的,妈妈,晚安。

我:崽崽,晚安。

聊完后,我一下子清醒了,大概是被内心那种无力感刺激到了吧。

教育这个话题真的太大了,也太难了。孩子的每个问题,我想好好地应对,但又不是都能有能力应对,更加不知道要不要应对。每个家长也都想成为孩子的垫脚石,而不是天花板,

但一个对自己未来都感觉混沌的中年人又如何知道教育的平衡点呢。虽然说信息爆炸时代,可以学的渠道有很多,但多一定就是好吗?就像你成篇讲的大道理,也有可能起到反作用。我能做的也只能是边走边学边改进。如同《欢迎来到一年级》那本书开篇讲述的那样:

小孩一年级了,大人也要开始学习了,学习如何应对孩子每一个阶段的问题。

确实是的,本质上大人要学习的东西更多,毕竟在应对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经验上,大人都是空白的。

儿子睡着以后,我抱他去他的房间,他很瘦小,我抱起来有点吃力。放到床上掖好被子的瞬间,他突然伸开双手,勾住我的脖子亲了我一口。那一瞬间我很不习惯,因此忘记了要怎样回应他,只是摸了摸他的脸说:晚安。事后我才想起来,我已经好久没有好好亲吻过他了。

怎么可能习惯那样地回应呢。

那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呢?有多久没有好好地抱过你的孩子,好好地亲过他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