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我接手了现在的这个班。作为他们的新班主任,他们对我知之甚少,同样的,我对他们也是如此。
班里有一个小男孩,他的成绩总是很“稳定”,几次考试都是60分多一点。他的字写的很有“特色”,连成一片的字迹很难辨认。
作为他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我向其他老师了解了一下情况:这个小男孩情况有点特殊,他的父母在外地务工,常年不在家,只有一个奶奶看着他,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某一天下午,我再一次喊他去办公室订正作业,这时我自认为对他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就想鼓励他一下。
我问:“你的作业是谁看着你写的?”
他小声的答:“我奶奶。”
我追问:“你的字写成这样,你奶奶不骂你吗?”
在我重复问了几次后,他才更加小声的答到:“我奶奶不认识字。”
下面我就进行了我自以为是的鼓励了。
我很温和的和他说:“你看,你奶奶那么大年纪了,还看着你写作业,她辛苦不辛苦呐!她这么辛苦,你还把字写成这样,怎么对得起奶奶呢?你要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报答奶奶,这样奶奶才能开心啊!”
等他走出办公室,我还想着他下一次考试能不能考个70分以上的分数。
然而事实却是:一般都是考60分左右的他居然考了21分!!!我仔细的看了看他的试卷,简直就是乱写一通。
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再一次,我又把他喊到办公室,这次我打算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情况,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试探性的问他:“奶奶疼爱你吗?”
他毫不犹豫的说:“不疼!”
我一时语塞,尔后问:“你爸爸妈妈疼爱你吗?”
他答:“嗯,疼爱我。”
这时我顺势说:“你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如果你成绩提高了,他们是不是会很开心呢?那你想不想让爸爸妈妈提起你时,就很骄傲自豪呢?那你先回教室吧!”
这次谈话后,他的作业变得能够看清字迹了,上课也很认真听课了,考试居然考到了80几分!
经过这件事之后,我感慨良久!很多时候真的是我想当然了。我在不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想法下就自作主张的给予鼓励,殊不知我的做法多么愚蠢。
我想,以后在鼓励学生之前,我应该先对他(她)有更多的了解,之后再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
以上故事情节皆为真实,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