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继续细嚼慢咽的读黄帝内经,这是读多少遍了,我也不记得了,只是读经的时候心比较能静下来。
静下来时常有神游太虚的感觉,总觉得古人这般大智慧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些道,这些个理是从哪里习来的。
继续读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黄帝说,从古到今,人之所以能成万物之灵,是跟天气相通的。我经常说同气相求,臭味相投,这人就是万物的灵长,跟天的气最接近。接近什么就会染上什么的气息。你看人最聪明了,常常会揣测老天的意思来生活。
我们能生的根本又在哪呢?在阴阳。这个阴阳到底是什么呢?我跟大家一样的困惑,中医反反复复都是在讲阴阳。
内经开篇说那些能长寿的人啊,能活的自然死,能活到百岁的人。他们就比较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他们比较能顺应这个阴阳的道理去生活,就自然活的很久。
在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又说,阴阳是生死的根本,顺着它就是得道。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里第三篇,一开篇就又把这个阴阳提出来了。而且再次强调这个阴阳是生命之本。
到底什么是阴阳呢?岐伯老师在这里跟我们卖关子,黄帝也很郁闷。跟我们一样。
老师你既然说这个阴阳那么重要,到底什么是阴阳?
年轻人不要着急,以后你会慢慢懂的,跟所有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套路一样。这个东西,老师不会直白的告诉你,即便告诉你了你也不懂,这需要自己去体会。
迟早有一天你有体会了,会跑过来跟老师说,老师这个就是阴阳吧?这个就是道吧。
你看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也许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就是不能讲出了,即便能讲出来的,也不完全是它的意思。
02
这过程需要你自己去体会,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悟。这个悟怎么理解呢?
就好比师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或者做在飞机上看到下面一览无余的各种美景。你拼命在那问,师父师父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师父只是说,风景很美、很美。
师父不肯跟你说他所看到的风景都是怎样的。因为没必要,即便师父讲了,我看到呀,地下的人都是跟蚂蚁一样的,山川河流都长得跟树叶的脉络的。
你不能理解,怎么人能像蚂蚁一样呢,河流那么山川怎么能跟树叶脉络一样呢?讲了你不仅不明白,反而增加更多的烦恼。所以呀,一般的老师就都不跟你讲他所看到的。
他更希望有一天,你通过努力爬到山顶了,能坐上飞机了,看到了地下的景色。你一下子懂了,原来是这番景色。也无需什么解释,你清清楚楚的看到眼前的一切。
师父也就欣慰的笑了,因为他知道你真懂了。我想这个就是开悟吧。
所以,这个悟呢?我就觉得是这么一个过程。当你的水平能力到达那个阶段,自然会明白许多事情道理。就跟你一下子爬到了山顶,站在山顶看风景的感觉一般。
好吧,既然阴阳我不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暂且放一放。看后面怎么说。
03
在我还没弄阴阳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时候,黄帝又说: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这个阴阳又生出了五个东西,也叫五行。由三种气来管。哪三个呢?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这道是一,阴阳就是二,三呢?
这个三是阴阳各分为三,也就是三阴三阳。其实是六,你看医圣张仲景就是取了这个六,六也是六气。六经辩证,把一本伤寒论讲完了。
如果说一是道、阴阳是理,那我想这个“五、三”应该是术了。因为道理是比较抽象的,而具体落到实处就得靠这个“术”。也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六气:三阴(寒湿燥)三阳(风火暑)。
不管怎样,违背了这个天道,违背了自然五行、六气规律,这个邪气就会伤人。这个阴阳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最好不要去违反它。
怎么才能做到不违反呢?接下来就说到怎么去做。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我们经常说苍天啊大地,这个苍其实也就是天的意思。我们的古人都比较怕这个老天的,把天看着神。直接把天叫做“上天或者上苍”。高高在上的那个神明,举头三尺有神明。
你看这个老天爷清净,天气光明、安宁,也就是上第二篇中说的“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气好,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这个天气,阳气也能得到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个就是适应天时(四时、四季)阴阳变化的好处。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所以啊,你看古代那些个圣人先贤们能够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配合顺应天气,这样就是通神了,明白了天的神明旨意。
相反,你看那些不明圣意的人呢。都是在找死、早死啊。各种问题来了,最开始有两个方面的不适。
在内呢,九窍不通,眼睛、鼻子、嘴巴、二便都不通啊。耳朵聋了、眼睛不清楚了,鼻子不通、吃东西无味、大小便不顺畅。现在人太多这样的情况了,都是亚健康状态啊。
在外呢,邪气拥堵阻塞腠理肌肉,保护人体的卫气也涣散不固。这就是不能适应四时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损伤削弱。
肌肉堵塞了,经脉不通就身体各种痛,腰腿痛、肌肉痛。卫气涣散了,卫气是人体最外层的守卫的边防啊。卫气减少了人很容得各种外感病例如经常性感冒,还有各种慢性皮肤病,慢性皮肤黏膜的溃疡、疮疖、痘痘等。
生气通天论篇才读到第二段,黄帝既然告诉我们这么多东西。稍微小结一下:
1、人生本于阴阳
2、阴阳分为五行、三阴三阳(六气)
3、顺四时阴阳则生无病、长寿。反此,则多病短命
4、清净很重要,非常重要,清净人身心可以顺四时阴阳,就能服天气、通神明。
5、内闭九窍、外拥肌肉是健康开始下降的以及生病的前兆。
6、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阴阳相通调和九窍通用,反之,闭塞。
7、卫气,是在人体体表肌肉的保护屏障,卫气少了,自然容易生病。
最后,都说重要的话说三遍。
黄帝内经读到第三篇开头,它已经强调过三遍了,强调这个长寿不生病的秘诀:
第一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第二遍: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第三遍: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我是中医二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主导针药并治的大中医观,一个喜欢写文字和经典故中医的80后小中医。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