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开学的第一周是内训周,时间在培训中匆匆而过。五天的时间,我们接受了来自外地的专家、院内的教授、副高级教师、院领导等多个层面的培训者的培训,我们聆听了涉及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教研员的使命与担当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讲座。
每一个培训者都有自己的特点。领导层面的培训者往往会做一些宏观的、政策面的培训。让我们了解到一些文件方面到信息,了解到国家对教育发展的一些方向性引领,或者是教育发展的缘来缘往等。
他们往往会从一个文件过度到另一个文件,从节选的一个案例到另一个案例,或者从一个专家的名言到另一个专家的名言等。他们引用的材料都距离老师们很远,即使案例也不是自己经历过或者身边的,所以接受起来不是很容易。
而没有脱离实践场所的专家、教授、老师们,则更多地结合自己的做法或经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往往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更易于被老师们接受。
我感觉到大部分老师都喜欢聆听有亲身经历的讲座。这一周9位培训者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2个。其中一个是宁波的一位讲校本教研的校长,因为喜欢,所以听完就写下了一篇文章。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院里的一名副高级教师的讲座,她讲的是有关教研员的听课与评课。虽然她讲得专业性并不强,但她引用了自己的经历来分析、例证某些观点,揭示了一些听评课中出现的问题等,都是教研员们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另外,她开讲前先呈现了一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先暂且不说她的这个问卷调查做得是否科学、合理,只从她能够想到基于调查研究,进行主题的讲述,这种做法就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知道凡事都需要有这个过程:“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就说明这位老师工作很严谨。
总结这些天的讲座,有的精彩,很吸引人;有的枯燥乏味,不知所云;有的浅显,不能引发思考;有的生动,案例详实,能够引发共鸣。
听了这么多讲座,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讲座是好的,是能够抓住倾听者心理的,是倾听者特别愿意听的?我觉得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1.了解参培对象
不管是一个培训的设计者,还是培训团队中的一个培训者,都需要了解参培对象,才能有的放矢。了解参培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需求;了解他们渴望学到什么、面临的困惑等。当然还要分析自己能够在哪些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知己知彼。
只有对听者有了一个初步的甚至比较充分的了解,我们才会目中有人,心中有数,从而为我们讲座的准备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根据了解的这些情况,设计讲座内容。
2.选择合适的主题与内容
一次讲座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在选择主题与内容时就不能贪大求全。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入点小的主题,选择能够解决教师某一个或几个问题的主题。这样的讲座会令老师们觉得很实用。
另外主题与讲解的内容要相匹配。比如有一个老师以“论文的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为题做的讲座。她只讲了论文写作的“why 、How、When ”,罗列了老师们在选题、拟定论文题目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当然也给出了如何选题的建议,以及论文题目表述的注意事项。
但老师们听完了,也不知道论文究竟应该如何写?一篇论文的结构应是怎样的?还有论文跟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关系?这些她的讲座都没有涉及到,所以既没有满足教师的需求,也没有将她的主题落实到位。如果不想讲教师专业发展,那题目中莫不如不出现。
3.以自己做过或经历过的事件为案例
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讲述自己做过的事情,老师们会比较感兴趣,也会信服。即使不是自己做过的,而是见证过的身边的事例,也比引用远的、够不到的事例,效果更好些。当然不是说远的、他人的事例不可用,而是不能一味地从头到尾都涉及不到自己的事例。
这几天听的讲座中,有一位老师在讲述教师专业发展时,就采用了身边的两个特级教师的事例,这两个事例的叙述很详实,对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很有说服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有一个老师在讲高效教研时,完全引用上海、北京的案例,当然这些都是成功的案例,有些还都是大家熟知的案例。但从头到尾,没有感觉到他是否进行了教研活动?他的教研是否是高效的?甚至在怀疑他是否有资格讲“高效教研”?
4.语言幽默风趣
讲座也是一门运用语言的艺术。有的人能把倾听者讲得昏昏欲睡;有的人能把倾听者讲得聚精会神;有的人能把倾听者讲得烦躁不安;有的人能把倾听者讲得笑声连连。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与手段,可以给人带来心情上很大的变化。作为听者,期望主讲人的语言能够生动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充满磁性与激情,具有感召力,能够让人在欢笑与轻松的氛围中领悟讲座者的意图,而不是软绵绵、有气无力。
给我们做听评课讲座的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她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着她的一些经历,有时还不忘自嘲一下。
比如,如何对待老师只注重听课,而不注重听点评的问题,她以一次教研活动为例,讲述了她所发现的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采用的治理措施。
讲述期间她用“密密麻麻”“呼啦一下都走了”等形容词,还不时地用“刘姥姥进大观园”“徐庶进曹营”等典故,来说明老师们的一些动作、心态等,生动形象,引得听众笑声不断,而且这些也是其他人经常会遇到的现象,成功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总之,讲座要想吸引人,这三个方面是不得不关注的,即满足倾听者需求、引发倾听者的思考;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