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只是一个平凡人。
勤俭律己、坚持不懈、百折不挠、锲而不舍... ...
这种从小听到大的“鸡血词汇”仿佛真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我们都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可是现实教会我们的是,“只有努力,也没用”。
今天刷微博,看到一则消息,39岁的员工被裁员。
网络上的声音可以分为三波:
·已经39岁了,应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经验了,抱着谦虚的心态找工作,肯定还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9岁被裁员,年龄摆在这里,被裁员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与社会发展脱节了,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免被时代淘汰,现在被公司裁员也是理所当然。
·39岁,差不多也是一个公司的老员工了,公司说裁人就裁人,这样的公司也只想着自身的利益,根本没有为曾经为你奋战的员工着想,久而久之,终会失去民心。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这样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我想到是:如果这个人是我,而我也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但为什么就要遭遇这样的事?
有那么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只是一个平凡人。即使我再怎么努力,这辈子应该也就这样了。
努力固然重要,但努力的方向更重要。
努力,没有错,但不是盲目努力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做了一个实验:
将六只蜜蜂还有六只苍蝇同时装在一个玻璃瓶中,紧接着将瓶子平放在桌子上,但瓶底需要朝着有阳光的窗户。
实验的结果:
蜜蜂都死在了瓶子里,有些是把自己累死了,有些是饿死了。苍蝇都成功的从瓶口飞了出去,用时不到两分钟。
此次实验韦克总结到:“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这个案例得出的结论放在人类的身上也同等成立。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会下意识的认定,有阳光的地方就是有出路的地方,大部队选择的方向就是正确的方向,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但有不少人变成了瓶子里的蜜蜂,得不偿失。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你要准确的找到这条路,再奋力的努力,才只是有可能成功,因为成功的道路上是荆棘遍布的。
勤俭努力,不足以支撑你安稳一辈子
找准方向,抓住机遇,然后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就能够成功。基本上是每个成功人士的“奋斗史”。其实,这个几率实在是太小了。结合实际来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勤俭节约并坚持不懈,你所能得到的也只是仅仅足够维持生计。39岁被裁员,也是能够预测到的事实。毕竟,没有人说过会为你的兢兢业业买一辈子的单,你的价值才是老板愿意买单的真理。
虽然很残酷,但还是要说,即使是日复一日的努力,也可能只是个平凡人,甚至是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被炒鱿鱼。只有勤俭努力,不足以支撑你安稳一辈子,你需要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与出路,才能为未来突如其来的变化做足充分的准备。
但不努力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
“如果日复一日的努力都不能暴富,那我还努力什么?”
日复一日的努力可能没有办法实现暴富,但不努力的人,跟成功只能擦肩而过了。
你想要什么,才有可能得到什么,你如果连想要的欲望都没有,那就什么都不会有。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态度决定一切,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也许会成功。
End.
| 本文首发于:Miss态度(ID:misstaidu520)欢迎大家搜索关注。
在这里,与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叭~